中國網財經4月12日訊(記者 魏國旭)小熊電器近日發布年報稱,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41.18億元,同比增長14.18%;對應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86億元,同比增長36.31%,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
(資料圖片)
從應用收入構成上看,小熊電器擁有豐富的產品種類,產品主要分為廚電類、生活類和其他類三大品類,公司全年80%以上的收入來自廚電產品,其中電動類、電熱類、鍋堡類、壺類和西式電器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4.64%、7.73%、24.4%、18.28%和16.63%。
重營銷輕研發質疑仍在
年報顯示,小熊電器擁有超過60個產品品類、500多款產品型號(SKU),多樣化的產品種類覆蓋多個使用場景。在年報中,小熊電器也強調,未來產品將從單一的實用主義逐漸向個性化、可定制化發展,使得其成為帶有消費者個性的家居用品,而非簡單的家電產品。
豐富的產品種類帶來的長尾效益,是小熊電器發展的“法寶”。據了解,所謂的長尾市場,主要由需求不旺的產品構成,購買頻率不高。有分析指出,雖然單一品種對業績貢獻有限,但當也能形成規模效應。與傳統小家電以單一產品驅動銷量的邏輯不同,創意小家電主要通過以盡可能多的品類實現對長尾市場較為全面的覆蓋,并推陳出新,以此來實現銷售規模的增長。
不過,擁有豐富單品的小熊電器在研發投入上卻稍顯吝嗇,留下了“重營銷輕研發”的評價。年報顯示,2022年,小熊電器的研發費用為1.37億元,同比增長5.76%,研發費用占比下降0.26個百分點至3.34%。同期公司銷售費用為7.3億元,同比增長31.94%,銷售費用占比上升至17.73%。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在19家小家電企業中,小熊電器的研發費用率排第13名。
存貨周轉率偏低庫存承壓
小熊電器堆品類的模式,由于去化較慢還面臨庫存積壓的風險。2022年,家電行業整體承壓,根據奧維云網(AVC)數據,2022年中國整體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7081億元,同比下降7.4%,為近三年來最低。其中,廚房小家電零售額520.3億元,同比下降6.7%。
雖然小熊電器全年的銷售量突破4000萬臺,逆市呈現3.28%的增長,但公司庫存量的增速更快。近三年,小熊電器的庫存量增速分別為14.71%、9.72%和10.11%,庫存量已突破1000萬臺。年報顯示,2022年小熊電器存貨賬面價值為6.51億元,同比增加5.5%,占總資產比例為13.36%,公司的存貨周轉率為4.13次,低于6-7的行業平均值。
小熊電器的負債也逐年攀升,2022年末達到總負債為25.06億元,同比增加61.88%;期末資產負債率為51.43%,達上市以來最高;2019年-2021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4.28%、46.56%、42.8%。
旗下產品處罰投訴頻發
此外,小熊電器產品種類的快速擴張,只帶來了數量增加,沒有品質的加持,旗下產品近年多次被監管部門查出不合格,并遭到消費者的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小熊電器涉及投訴量357起,內容涉及產品存在漏水、漏電、起火的隱患,產品多次維修依舊發生故障、發貨產品以舊代新、售后不作為、虛假宣傳等。
2020年-2022年,小熊電器均有產品不合格通報。2020年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標稱生產者為小熊電器的料理機(規格型號:LLJ-P03A1;生產日期/批號:20200303)“結構”項目不合格;2021年,安撫奶嘴、加濕器分別被上海、西藏自治區市監局抽查不合格;2022年,電水壺、吸奶器被江蘇省消保委、上海市監局抽檢不合格。
同時,消費需求的轉變也不完全契合小熊電器的策略。奧維云網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此前消費者在“宅經濟”帶動下居家添置了眾多小家電,后續產生擱置現象。這一現象讓消費者后續在購買廚房小家電產品時更加警惕。在2022年這種警惕性展現出來,市場熱賣產品多為實用性較強的多功能性產品易收納且節約空間,例如多功能電蒸鍋、空氣炸鍋等。隨著消費者對于房屋成本的縮減,人們逐漸傾向于空間小利用率高的房子,所以體積較小的多功能合一的小家電成為消費者重要需求。
面對多發的問題和市場變化,小熊電器也在積極求變。2022年10月,小熊電器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透露,2022年該公司縮減了約30%的SKU,方向上仍在加大力度做精簡,淘汰無效SKU。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面對機構投資者調研時還表示,2022年僅僅是個開始,初步判斷仍有大量SKU要進一步縮減,真正的縮減和下降會體現在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