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瘋了!7月“翻身”行情雖遲但到!
周五(7月28日),7月倒數第二個交易日,A股迎來了大級別行情,滬指大漲1.84%創兩個月新高,上證50指數漲近3%!滬深兩市超3600只個股上漲,成交額升至9483億元!北向資金繼續狂買,全天凈買入164.03億元!
(資料圖)
盤面上,“牛市旗手”號角吹響,“券商一哥”中信證券時隔3年漲停,券商ETF(512000)飆漲8.47%!重磅利好刺激,地產板塊再迎長陽,地產ETF(159707)日線4連陽,成功站上半年線!港股做多情緒也被點燃,科網股集體大漲,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場內收漲4.03%!
對于當前市場,國盛證券表示,7月會議定調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表明市場政策底已經出現,同時美聯儲7月加息落地,大的宏觀面進入逐步改善階段。
渤海證券指出,A股正進入政策友好階段。短期行業層面的機會將以修復性機會為主,可關注高層重磅會議所帶來的新題材的交易性機會。具體而言:
一是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下,“地產鏈”的修復性機會;
二是罕見提及“活躍資本市場”下,券商行業的修復性機會;
三是資產端獲多重因素催化下,保險行業的修復性機會。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今日重點聊聊券商、地產和港股互聯網等3個板塊主題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最強信號,中信證券時隔3年漲停!券商ETF(512000)飆漲8.47%,量能超25億元】
今日券商板塊領漲兩市,狂掀漲停潮,下午“券業一哥”中信證券時隔3年觸及漲停,將這波行情推向高潮。
截至收盤,券商板塊(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50只成份股均收獲逾5%漲幅,中國銀河等超10只個股漲停封板,東方財富等5股漲逾8%。
板塊代表ETF——券商ETF(512000)低開高走,全天單邊上行,場內價格大漲8.47%,量能更是飆升至25.15億元,較前一日激增286.33%。
主力資金方面也有所表現,以申萬二級行業口徑,今日證券II獲主力資金增倉163.03億元,高居124個申萬二級行業第1位,其中中信證券、太平洋、東方財富均獲超10億元增倉,分別獲主力資金凈買入24.88億元、14.55億元、13.11億元。
“牛市旗手”緣何突然發力?券商ETF(512000)基金經理豐晨成盤中火線解盤,近期兩件大事,指向板塊具備明顯的底部特征,看好券商反彈。
第一,兩市成交量年內首次跌破7000億,如果復盤每一輪券商行情都會發現,交易量低點基本都是年內券商指數低點。
第二,7月高層會議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首提“活躍”、“提振”表態值得重視,對資本市場的表述發生了重大變化,信號意義極強,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進入上行通道。
結合板塊屬性及內外環境,后市還有多少上漲空間?豐晨成認為,券商指數成為資本市場的“信心指數”,板塊的積極催化有了苗頭。當前券商業績+政策+估值均已處于全年預期底部,業績拐點上行+提振政策可期。
看好券商板塊行情的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券商ETF(512000)。資料顯示,券商ETF(512000)標的指數(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全面覆蓋50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倉位集中于十大龍頭券商,“大資管”+“大投行”龍頭齊聚;另外4成倉位兼顧中小券商的業績高彈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階段性高爆發特點,是集中布局頭部券商、同時兼顧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資工具。
二、【地產再迎重磅利好,龍頭房企大漲,地產ETF(159707)4連陽站上半年線】
今日地產板塊再迎長陽,板塊內多股漲停,龍頭股亦罕見大漲,金地集團領漲9.30%,濱江集團漲逾7%,華發股份大漲超5.03%,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跟漲超4%。
表征A股龍頭房企行情的中證800地產指數高開高走,收盤大漲3.97%,近10個交易日已累漲14.20%。熱門ETF方面,地產ETF(159707)場內價格收漲3.98%,日線4連陽,成功站上半年線,成交額7875萬元。
消息面上,住建部,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
華泰證券指出,以上表態是政治局會議新定調下的明確調整,我們期待后續因城施策進一步發力,尤其是需求端政策進一步蔓延以及向更高能級城市拓展的速度。
國金證券表示,住建部提出要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而此類政策的寬松釋放主要在一線和強二線等高能級城市。
就當前地產板塊火熱行情,地產ETF(159707)基金經理蔣俊陽也發表了火線解讀,他認為地產板塊近期反彈的原因,除了以上提到的行業政策暖風頻吹外,還有一點是,行業供需兩側均在邊際改善,具體如下:
需求側:自2022年3月以來,多城市開啟房地產需求側的寬松支持,低能級城市四限政策基本已應放盡放,未來高能級遠郊區域的限購限售預計將逐步落地。
供給側:在房地產供給側,已有多項措施落地,包括保交樓專項借款、“第二支箭”為民營房企債券發行提供增信支持、第三支箭支持涉房企業股權融資等。隨著央行與金融監管總局發文“金融16條”延長期限,預計供給側對行業的支持將加速落地,以時間換空間,化解行業風險。
展望未來,隨著宏觀經濟逐步改善,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有序釋放,以及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相關政策逐步顯效,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走穩。中長期看,具有央國企背景的房地產開發商和財務穩健的民營開發商,或將享受此輪行業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發展紅利。
就央國企以及優質房企配置而言,建議特別關注地產ETF(159707)。資料顯示,地產ETF(159707)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集中匯集市場16只頭部房企上市公司,在投資方向上具有明顯的頭部集中度優勢。前十大成份股權重超8成,“保萬招金”權重占比超5成,高度聚焦頭部地產企業,契合龍頭強者恒強產業周期趨勢!
同時,中證800地產指數成份股國企央企含量高,同時享受“中特估”概念加持。地產ETF(159707)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的行業ETF,具備稀缺性與辨識度。
三、【超燃!做多情緒全面回暖,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漲超4%!這一次可能真的不一樣?】
7月28日早盤,港股率先拉升,后在A股做多情緒帶動下,港股漲幅進一步擴大。科網權重騰訊、美團、快手集體翻紅上漲,重手聚焦港股互聯網龍頭股的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場內價格全天呈單邊上行狀態,尾盤場內價格收漲4.03%,成交額放大至2.77億元。
從目前市場情況看,港股、A股行情聯動增強,后續若市場政策面、情緒面進一步交織強化,港股互聯網的反彈或許也將“如約而至”。
今天的盤面,看似情緒助推,實則是政策面、流動性、基本面多維度利好持續累積的結果。
7月以來利好政策漸次落地,平臺經濟監管松綁,民營經濟發展再被拔高到重要高度。中長期看,美聯儲加息漸進尾聲,紓緩了海外因素對港股帶來的流動性及估值擠壓,預計港股的
上行動力會逐漸增強。最核心的上市公司基本面,也有望在經濟復蘇趨勢中加速改善。
在系列利好疊加下,最終高層會議提及要“穩經濟、提信心”,甚至罕見表態 “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直接點燃行情,成為今日港股、A股行情爆發的“催化點”。
另外,從今天南北資金流入情況看,北向資金全天爆買A股164.03億元,印證外資信心回歸,持續加碼中國資產。而港股作為離岸市場,也會成為外資加碼中資股的主要方向之一。南向資金方面,今日凈買入73.10億港元,本周累計買入超百億港元。
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前行。耐心是最好的投資特質,絕大多數時間,市場總是在無聊和絕望中度過,但也只有熬過無聊和痛苦,才有可能把握住這少而短暫的關鍵節點。
公開資料顯示,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931637),權重股匯聚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快手等不同互聯網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其中持倉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快手、京東健康權重超60%,前十大成份股權重近80%,重手聚焦互聯網巨頭企業,隨著平臺經濟基調明確,利好因素持續釋放,港股互聯網龍頭有望迎來估值、盈利雙升。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
風險提示:券商ETF被動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7.6.29,發布于2013.7.15;地產ETF被動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日期為2012.12.21;港股互聯網ETF跟蹤標的指數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6.12.30,發布于2021.1.1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券商ETF、地產ETF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港股互聯網ETF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本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并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