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滾動 >

            期待名校多為中小學輸出名師2023-07-28 16:10:54 | 編輯:admin |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資料圖)

            近日,教育部印發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從今年起,國家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選拔專業成績優秀且樂教適教的學生作為“國優計劃”研究生,在強化專業課學習的同時,系統學習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向中小學輸送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優秀教師,這一消息振奮人心。

            強教必先強師,強師需先強基礎教育之師。基礎教育處于人才培養起步階段,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基點。如果基礎教育辦學水平提不上去,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搞得再好也是空中樓閣。通過創新中小學教師培養模式,遴選出更優秀的老師,共同夯實基礎教育之底座,既是“國優計劃”的根本目標,也是計劃受到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好評的原因所在。

            如何夯實中小學教師隊伍?師范類專業院校自然要肩負重任,但限于高水平師范院校占比不高、師范生學科結構和培養層次有待優化的現實,推出“國優計劃”,顯然是彌補短板的最優選擇。計劃提到的首批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遴選范圍中,包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一批名校,充分顯示了發揮高水平院校學科優勢舉辦教師教育的決心。到學術頂尖的高校去選拔教師苗子,在專業頂尖的學生中培養教師骨干,可謂用心良苦。

            與高校的學術研究比起來,中小學的課堂似乎談不上深奧。讓名校畢業生扎根基礎教育,是否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浪費人才?近年來,每當清北畢業生出現在各地中小學教師招錄名單時,總會引起類似的討論。

            科學地教育孩子,把知識的第一層地基打牢,其實是一項需要技術和藝術的大工程。這項工程需要嚴謹認真的態度、循循善誘的引導、深入淺出的講解、敏銳出色的洞察力等。這些要求與“國優計劃”培養老師的目標正相匹配——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扎實。高端人才踏入中小學校門,無疑能從綜合能力上充實教育內涵,提升教學層次,改進辦學質量。

            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水平進步,社會對中小學教師的期待越來越高,教師入職門檻也在不斷提高。久負盛名的高校,不該只享受初級教育的紅利,而要有反哺基礎教育的責任和擔當;名校畢業生也要認識到中小學教師是光榮的職業,那里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等著他們去傳道授業解惑。加入“國優計劃”,走進中小學課堂,一樣學以致用,實現才盡其用。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優計劃”通過系統特色的遴選和培養方式,為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提供人才儲備,是優化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生動實踐。期待“國優計劃”實施后,各大名校為中小學輸出更多名師,深耕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以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關鍵詞

            上一篇:香港油塘海旁地段第71號地皮申建住宅大廈 供522個單位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