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金融街的賣賣賣還在繼續,在上半年以10.8億元向控股股東出售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后,金融街近日又以22.6億出售北京融嘉100%股權給控股股東下屬企業華融基礎,以盤活資產。湊巧的是,兩起交易的背后買主均是金融街的控股股東金融街集團。千好萬好不如有個“金主爸爸”好,金融街在寒風陣陣的12月,起碼能抱緊爸爸的大腿過冬了。
從交易對象來看,本次金融街擬出售的北京融嘉跟“現金奶牛”麗思卡爾頓酒店無法相提并論,賣掉它非但不心疼反而是給金融街卸下了一個沉重包袱。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融嘉凈資產僅為999.89萬元,雖然2021年以來營收均為0,但是資產總額卻高達22.9億元,這其中負債總額就高達22.8億元。除了金融街外,北京融嘉還對其他公司有將近3000萬元的借款。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融嘉擁有的主要資產為位于北京房山區良鄉新城板塊的金悅嘉苑項目,但該項目從2021年5月初就已全面停工,目前項目已為購房的59戶業主辦理了退房手續。今年上半年,金融街還就金悅嘉苑項目計提了超3億元存貨減值準備。
從明面上看,這次交易可謂是雙贏。接盤方華融基礎作為一家國資背景的企業,為金融街集團二級公司,也是西城區政府重點國有獨資企業,北京融嘉持有的金悅嘉苑項目重新開工也將指日可待。此外,得益于華融基礎的經濟實力,金融街回籠資金的速度也得以大大提升。公告顯示,相關協議簽署后,6個交易日金融街便可拿到華融基礎支付的22.6億元定金,雙方就標的股權簽署正式股權轉讓協議后,該訂金中的人民幣1000萬元轉為股權轉讓價款。
而除了麗思卡爾頓酒店和北京融嘉,金融街這幾年還變現了很多優質資產。僅在2021年,通過轉讓北京北京金豐萬晟置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債券,金融街就獲得資金37.09億元。而后轉讓子公司德勝投資全部股權及相關債權,又提現15.75億元。
頻繁賣子,一方面說明金融街缺錢急于降杠桿,另一方面也說明金融街瘦死駱駝比馬大,優質資產相當多,就算上半年僅通過股權收購取得天津的一個項目儲備,金融街的存量土儲仍可滿足公司9.1年的開發需求。
不僅血厚,金融街的經營表現在整個房產圈來說仍排在及格線以上。整體業績上,金融街是今年為數不多實現增收又增利的房企,截至2022年三季度營收155.1億元,同比增長60.46%;歸母凈利潤13.80億元,同比增長23.83%。在扣除了非經營性損益后,其凈利潤仍有1.943億元,同比增長268.49%。
從銷售情況來看,雖然金融街前三季度下降趨勢明顯:銷售簽約額211.4億元,同比下降26.3%,銷售面積89.7萬平米,同比下降37.8%。但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公司全口徑銷售額全國排名第62位,較2021年全年排名89位提升明顯。三季報顯示,金融街在銷售方面執行“周調度”機制,以此希望能推進項目銷售去化,盤活存量資產,促進資金回籠。
隨著房企融資的“第三支箭”落地,身為國企的金融街理論上會比其他房企得到更多、更低廉的資金,而這勢必也將讓金融街考慮起是否繼續賣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來源|商業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