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然災害有點多,糧食價格尤其是小麥、大米、玉米這三大主糧的行情是否面臨上漲?
天災已經影響了今年夏糧的收成。由于受初夏中原地區嚴重“爛場雨”的影響,夏糧小幅減產,今年夏糧總產量2922.6億斤,比2022年減少25.5億斤,下降0.9%。
(相關資料圖)
秋糧是大頭,占全年產量的四分之三,今年也經受著極端天氣和病蟲害的威脅。
這種情況下怎么看待今年糧食的行情走勢?咱們分品種來看。
先看大米,大米今年全球行情上漲迅速,已經達到國際米價12年來的最高水平,主產大米的南亞、東南亞國家紛紛禁止或減少出口。
但國內大米儲備充足,水稻生長形勢不錯,大米價格應該不會大幅變動。
玉米和小麥形勢與大米會有不同。
玉米是養殖飼料的主要原料,需求量相當大,在國際糧價上漲和自然災害嚴峻的雙重形勢下,玉米聞風而動,已經開始上行了。
小麥是夏糧減產的主要品種,同時又可替代玉米進入飼料,小麥跟隨玉米聯動是必然的。雖然今年夏糧收獲時小麥的收購價格比上一年是下降了不少,但它低開高走,近兩個月是上漲的。
雖然說糧食價格是上漲的走勢,但上漲幅度也不會太大,這是基于對秋糧生產的信心。
秋糧的信心是建立在單產和種植面積之上的。
秋糧作物主要是玉米和水稻,今年秋糧種植面積是增加的,預計播種面積超過13億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增加趨勢明顯,大豆面積也有增加。
種植面積到一定程度后,增產的潛力主要靠單產了。今年提升單產非常受重視,落實了大面積提升單產措施,會在秋糧產量中有顯著表現。
更多農業情報來微信公眾號【有道農業家】nongyeji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