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水縣3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46個基礎網格千姿百態,百余件入格事項環環相扣,130名城市服務工作者眾心如城……每一天,他們穿行于城市車水馬龍之間。
他們是橋梁、更是紐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城市管理網格員”。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習水全面落實“定格、定人、定職、定責”措施,充分發揮好每一名網格員“一崗多責、一員多能”的工作效能,以微小力量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構建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為習水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你好!我是杉王街道希望社區第十三網格的網格員肖玲,在巡查時發現杉王街道希望社區有人行道大概1.5平方米地磚破損,對通行有一定影響,請中心及時調度處理。”
“您好!我是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小李,指揮中心根據上報情況馬上轉辦至設施所,馬上派人員到現場維修。”
網格吹哨,部門報到。
據介紹,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1+N”網格精細化指揮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投用。在這里,指揮中心全天候受理服務平臺上報、群眾舉報、網絡、媒體、單位轉交辦,以及其他渠道城市管理類問題,確保一小時內完成受理、交辦。
指揮中心負責人李靜介紹,指揮中心涵蓋了受理平臺、協同平臺、自主登記、監督指揮、統計分析、考勤管理等板塊,功能齊全,每天有7名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開展工作。
網格巡查、采集上報、現場解決、任務分派、問題處理、辦理反饋、結果問效,全鏈條的閉環模式,全數據的精準分析,推動城市管理“1+N”網格精細化工作循序開展、運轉高效,徹底解決了“機制怎么建、工作怎么干、責任怎么定、訴求怎么解”等問題,實現了城管與街道社區的深度融合和“雙向奔赴”。
“一開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打公示牌的電話后,沒想到網格人員迅速就解決了反映問題,我和周邊群眾對此都很滿意!”王女士家住東皇街道四坪社區,近日在小區內發現垃圾箱裝太滿,有垃圾裸露現象,嘗試撥打城市管理“1+N”網格精細化四級網格公示牌服務電話后,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及時交辦環衛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了處理。
不僅是四坪社區,習水縣在每個單元網格統一張貼了城市管理“1+N”網格精細化四級網格公示牌,居民只需撥打公示牌上的電話即可解決身邊煩心事。
為打通城市管理服務“關節點”,習水全面推行“一網格一陣地”建設,協同縣城區四個街道辦事處解決18個三級網格陣地問題,實現辦公場地從“無”到“有”。同時,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組織黨員每月到社區報到一次、當一天城管、開展一次城市管理巡查、解決一個問題、做好一次政策宣傳“五個一”行動,把城市管理服務工作延伸到街頭巷尾。
通訊員 羅利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永利
編輯 蔣孟嬌
二審 程星
三審 歐陽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