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電商是指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互聯網為平臺,以農產品的交易為中心的商務活動。 農業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有效帶動了生產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匹配、重塑了農產品流通渠道,同時還突破了時空限制,帶動了偏遠地區優質綠色農產品走出深山、走向市場。
【資料圖】
農業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轉型,活躍了農產品市場,提高了農業產值。農業電商是現代農業發展邁向信息化、組織化在供應和銷售環節的體現,農業信息化水平體現了國家農業發展水平和潛力。
我國農業電子商務主要仍以B2B、B2C等初級階段業務為主,主要服務用戶為農民個體用戶和鄉鎮企業,特別是后者,是農業電子商務服務最初也是最主要的需求者。而目前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業務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特色經濟、農家樂和招商引資等方面。
我國農業正在轉型和升級,由過去追求速度向追求效益轉型;由追求產量向追求質量轉型;由追求產品向追求品質、品牌和服務轉型。
農業電商行業發展現狀調查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速推進“互聯網+農業”的融合發展,“加”出新的生產技術、流通方式、發展動能。農業物聯網、農產品電商、農村雙創平臺……“互聯網+”不僅升級了農業生產方式,富了農民口袋,也幫農民開闊了眼界,驅動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打開了農村振興發展新局面。
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體系包括網上農產品期貨交易、網上農產品衍生品交易、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實體企業O2O交易、農產品網上交易會等,即所謂農產品電商的“金字塔”(“Pyramids”)結構體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農業電商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農村電商市場存在以下七大類企業:1)綜合平臺電商:京東、云集、農村淘寶、拼多多、蘇寧等;2)農資電商:云農場、一畝田、田田圈、草帽網等;3)農產品電商:買菜網、鏈農、美菜等;4)網絡品牌電商:三只松鼠、百草味、新農哥等;5)生鮮電商:小農女、我買網、本來生活、田田圈等;6)信息服務類:村村樂、智農通、中農網等;7)農業眾籌類:有機有利、京東眾籌、淘寶眾籌、蘇寧眾籌等。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近年來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22年底,5G網絡覆蓋所有縣城城區,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鄉村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農村電商繼續保持鄉村數字經濟“領頭羊”地位,2022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
電商賦能,數字撬動。鄉村電商作為數字經濟大潮引領下的一種新商業模式,無論是在提高農戶收入,還是推動經濟發展,又或者是在助力實現鄉村振興上都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新三變”模式中,科技改變了過去的生產銷售方式,手機逐漸成為了新農具,直播賣貨成為了新農活,返鄉創業的新農人成為新網紅,數據加速成為新農資。
品牌效應持續彰顯。數字消費深刻改變了商業模式及消費生態,為農業品牌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面對高速增長、潛力無窮的網絡市場,依托電商平臺加強農業品牌打造與價值提升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要手段。阿里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平臺300個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交易總額超過41億元,交易總單數首次突破5000萬單,消費者對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復購率高于25%,農業品牌消費者忠誠度不斷提升。
在電商驅動下,運用新媒體的營銷,打造了褚橙、陽澄湖大閘蟹、海南火山荔枝、東港草莓、秭歸臍橙、湖北小龍蝦等一大批知名農產品品牌,創新了品牌營銷渠道,提升了農產品的溢價能力。
新型電商落地鄉間田頭。數字技術向三農領域逐步滲透、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發展,推動縣域農村電商迭代創新提速,直播電商、網紅帶貨、社區團購、農旅直播等新業態新模式在縣域掀起熱潮,手機變成了“新農具”,數據變成了“新農資”,直播變成了“新農活”。
隨著“互聯網+農業”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電子商務的觸角逐步深入到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的渠道變得更加通暢,越來越多農業生產者投身農村電商市場,眾多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拓寬了銷售渠道,農村電商經營主體贏得了較為可觀的收益。根據阿里研究院和淘寶商學院提供的《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微報告》顯示,未來農村電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達到200萬,但目前遠遠無法企及,專業人才缺口成為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農業電商行業發展前景
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廣闊,一方面可促進信息流動,方便產業協調,提高市場透明度以及價格發現,并在此基礎上,真正實現實時的市場對接、增加交易機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效應,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市場風險。另一方面,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可以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進行規模生產和經營,或進行針對性生產,進而可提高農業和農產品的競爭力,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而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農業電商行業未來趨勢分析
未來,我國將以縣域為單元統籌農村商業發展,農村電商將在縣域商業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以直播電商、興趣電商、信任電商、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外賣餐飲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還將拉動如熱帶水果、水產品、周邊游、在線休閑娛樂等領域的新型消費需求,壯大新型消費,為農村消費市場帶來新的增量。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藍海效應逐漸增強,眾多農村電商主體涌入市場,生產和加工流程趨于分散化,缺乏標準化、科學化的經營準則,農產品流通市場的政策約束作用發揮不暢,電商農產品質量不一,良莠不齊。
未來,隨著電子商務監管全面趨嚴,農村電商過去混亂、無序的局面將加速扭轉,合規化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
報告根據農業電商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農業電商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農業電商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農業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農業電商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農業電商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