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黃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8日,廣汽集團(02238.HK)旗下智慧出行平臺“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和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如祺出行國內運營主體為廣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
據悉,如祺出行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發起創立,騰訊為第二大股東。2019年,如祺出行于廣汽、Tencent Mobility領投及其他投資者參投的創始輪融資后注冊成立。
2023年,如祺出行完成由廣汽工業領投,小馬智行、SMBC、DMR、廣州產業投資集團等機構投資者參投的A輪投資。同年,公司完成由廣汽工業領投,合肥國軒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參投的B輪投資。
一個備受資本追逐且擁有兩大巨頭鼎力支持的網約車平臺,能否叩開港股的上市大門?
01
虧損難題,大灣區“老二”市場份額壓力不小
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報告期內),如祺出行的收入依次為4.04億、10.14億、13.68億、9.13億;收入成本依次為4.96億、12.59億、15.14億、9.83億;出行服務的收入依次為4.00億、10.12億、12.50億、7.91億;其中,網約車服務收入依次為3.88億、10.05億、12.45億、7.90億。
網約車業務是如祺出行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網約車服務所得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96.0%、99.2%、91.0%、86.6%。其中,2020年至2022年,出行服務的月均活躍乘客數分別為33.81萬名、103.17萬名、120.38萬名,年復合增長率為88.7%。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出行服務的月均活躍乘客數量為116.02萬名及月均活躍司機為2.86萬名。
其中,報告期內,收入成本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122.8%、124.2%、110.7%、107.7%。如祺出行的收入成本主要包括司機服務費、支付予運力加盟商的管理費、IT服務費、付款處理成本、第三方出行服務平臺的服務成本及汽車服務站的成本與生態服務相關。其中,司機服務費(即公司向司機支付的服務費)為收入成本的最大組成部分。報告期內,司機服務費依次為4.23億、11.77億、12.90億、7.85億,占比依次為85.2%、93.5%、85.2%、79.9%。
在收入成本超過了總收入的情況下,報告期內,如祺出行的毛損依次為9221.8萬、2.45億、1.46億、7068.9萬。
同時期,公司經營虧損分別為2.98億、6.83億、5.62億、3.10億;除稅前虧損依次為2.99億、6.85億、6.27億、3.45億;經調整凈虧損依次為2.99億、6.69億、5.31億、2.81億;經調整凈利潤率依次為-74.1%、-66.0%、-38.8%和-32.2%。
也就是說,如祺出行三年半凈虧損達19.56億元,經調整后凈虧損為17.8億元。
此外,各期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2.8%、-24.2%、-10.7%和-7.7%。
如祺出行解釋稱,盡管于往績記錄期間經歷了顯著增長,但公司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產生毛損,主要是由于如祺出行于業務發展初期階段擴大地理覆蓋范圍及獲取新用戶而產生高昂收入成本。
報告期內,如祺出行的銷售及營銷開支依次為1.53億、2.65億、2.31億、1.10億,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38.0%、26.1%、16.9%、12.0%;其中,推廣及營銷開支依次為1.28億、2.22億、1.62億、7283.5萬,占比依次為83.2%、83.8%、70.1%、66.4%;與推廣及營銷開支有關的應付款項依次為1974.0萬、8284.1萬、3610.2萬、4451.0萬。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銷售與營銷人員共172人,占比為38.4%。
招股書顯示,推廣及營銷開支占銷售及營銷開支的很大一部分,主要包括廣告費用、實地推廣費用、品牌推廣服務費用、公司就用戶向新乘客推介網約車服務給予的推薦獎勵、公司就乘客使用順風車服務給予乘客的獎勵。
除此之外,報告期內,研發開支依次為4328.0萬、1.17億、1.05億、5766.6萬;占相應期間收入10.7%、11.5%、7.7%、6.3%。其中,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研發人員共173人,占比為38.6%。
招股書顯示,2020年如祺出行沒有貸款及借款,2021年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依次為1000萬、2301.1萬、2404.4萬。報告期各期,公司流動總負債依次為7897.5萬、3.06億、14.94億、18.24億;流動總資產依次為5.11億、-1.76億、-8.11億、-11.70億。其中,應計費用及其他應付款項依次為5090.1萬、2.32億、4.24億、5.75億。
報告期內,如祺出行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依次為2.74億、4.43億、6.66億、3.73億。
據悉,2021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的流動凈負債分別為人民幣1.76億、8.11億、11.70億,凈負債分別為人民幣1.52億、7.50億、10.84億。如祺出行稱,擔負巨額流動凈負債及凈負債可能會限制經營靈活性,并對擴展業務的能力造成不利影響。倘若公司無法從經營中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滿足目前及未來的財務需求,可能需要依賴額外的外部借款。倘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無論是按理想條款或根本無法獲得),可能會被迫推遲或放棄發展及擴張計劃。
如祺出行除了承擔著巨額流動凈資產以外,市場份額也沒有明顯優勢。招股書介紹,大灣區的出行服務市場高度集中,按交易額計,五大參與者共占市場份額的73.5%。其中,排名第一的公司市場份額高達57.2%,排名第二的如祺出行僅占4.8%。
這同樣凸顯出網約車市場競爭壓力極大,如祺出行想追趕第一尤為不易,而后來者與之競爭距離較近。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資本市場似乎對網約車企業呈謹慎態度,一個明顯的案例是,同行嘀嗒出行沖刺三次港交所均以失敗告終。
02
同行上市夭折,Robotaxi能帶來巨大吸引力嗎?
有港股市場投資者指出,“一方面網約車市場普遍呈虧損局面,競爭加劇,市場對于盈利前景有所擔憂,或者說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存有疑慮;另一方面網約車受市場監管以及可能隨時出現的相關風險,較難把控。此外,從估值角度,無論嘀嗒出行,還是如祺出行,市場競爭優勢薄弱,估值缺乏共識,甚至有些企業估值還大幅縮水,所以投資者未必會有較大興趣。”
不過,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則認為,“港股資本市場對于網約車公司的態度并不是一概而論的,而是因公司而異。雖然嘀嗒出行的上市申請未能成功,但這并不代表其他網約車公司在港股市場都不受歡迎。相反,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可能認為網約車是一個具有穩定增長和巨大潛在市場的行業,因此對優質的網約車公司持樂觀態度。”
眾所周知,如祺出行業務中一大特點是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這也是公司此次上市募資的重要投入領域,即40%用于自動駕駛及Robotaxi運營服務的研發活動。
江瀚指出,“如祺出行帶著無人駕駛的概念確實可以作為該公司上市的加分項。無人駕駛是未來交通出行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和市場前景。如果如祺出行能夠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和領先,將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場形象和估值。”
但短期而言,Robotaxi恐怕無法為公司帶來較大收益。報告期間,包含了Robotaxi業務的其他出行服務收入總額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2.9%、0.7%、0.3%、0.1%。
據悉,如祺出行于2021年開始Robotaxi的開發及商業化,并將自身定位為開放性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連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及汽車制造商,在混合運營模式下提供與有人駕駛網約車服務相若的Robotaxi出行選項。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港灣商業觀察》指出,“無人駕駛想要商業化,至少還要五年以上,現在市場上所有的車,還不能真正解放雙手。目前Robotaxi的網約車,也沒有實現無人化,大部分車都有安全員,這本身就占用人力成本,甚至有些車上需要兩名工作人員。”
由此來看,目前Robotaxi尚處于發展初級,無法真正實現無人概念。同時,當前投入成本與收益還不能形成正回報。
在盈利方面,張翔指出,“無人駕駛的后臺操控的成本也很高,分攤到每輛車很難盈利,在國內沒有哪家車企宣布自己的這項技術實現盈利了。一方面,要采集大量的數據信息;另一方面,無人駕駛的后臺還需要工作人員,對數據進行處理和提煉,把它繪制成這個高精度地圖,要建立完善的服務器和大數據中心,來存儲海量的數據。當Robotaxi開始運營,后臺的IP設備和計算機服務器需要很大的投入,其中包括采購成本,雇傭人員的成本。從目前來看,各家公司無人駕駛車輛的數量都不是很高,沒有達到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大部分Robotaxi車隊,都是在指定的區段運營,還無法實現大范圍運營。因為在一個很小區間運營,通常訂單數量很少,客流量也很少。”
關于如祺出行對Robotaxi的投入情況,張翔認為,“如祺出行對Robotaxi的投入是一種正確的選擇,現在很多公司都在研發無人駕駛,包括滴滴、uber也在做。無人駕駛技術一旦有所突破就很快可以實現商業化。對于出行公司而言,技術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可以取代司機,工作時間大幅度延長,從而增加訂單數量和服務時間。從社會的層面上講,無人駕駛的出租車或者網約車形成規模后,消費者對新車的需求量就會下降,從而達到緩解交通壓力的問題。”
除此之外,張翔還指出,“如祺出行專注于Robotaxi,這是基于行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會提高投資者對公司的期望,通過Robotaxi形成對公司價值的加持,從而達到更容易融資的效果,以用于擴大公司的規模和增強研發實力。雖然如祺出行當下的盈利能力并不樂觀,但是無人駕駛大范圍推廣后,會對營業收入和利潤有所幫助。”
截至同日,如祺出行已有由第三方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的15輛Robotaxi開啟付費運營,付費運營范圍覆蓋達803平方公里。于2023年4月,自主研發的22輛Robotaxi車隊已投入運營。截至2023年上半年,Robotaxi服務已運營約18490小時,覆蓋538個站點,完成約457000公里安全試運營里程。截至同日,共有261輛(包括公司擁有的30輛)連接到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
03
投訴云集處理稍慢,違規遭處罰不少
黑貓投訴顯示,截至8月28日,針對如祺出行的投訴共有1005條,已完成797條,其中7月以來的投訴大部分呈現未處理狀態。
從投訴情況來看,大部分集中于司機及其平臺,包括亂扣費、繞路、違規收費、霸王條款等,這也是多數網約車平臺所面臨的普遍問題。
在公司的合規層面,于往績記錄期間,祺宸科技及其于廣東省及長沙市的分公司因使用無牌服務車輛或司機而被處以部分行政罰款,因此被處罰的罰款金額介乎人民幣5000元至人民幣30000元。
企查查顯示,近年以來如祺出行因違規遭到處罰的情況的確不少。
2023年7月19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處罰公告,經調查2023年5月26日 9時37分在(違法地點)深圳市泓瀚苑-西南門-西南側實施了網約車經營者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網約車駕駛員將個人所有的網約車交由他人提供營運服務的違法行為,對如祺出行處以1萬元的罰款。
2023年4月21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披露顯示,2023年1月06日10時39分在(違法地點)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門北路竹園賓館路段實施了未取得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人員駕駛出租汽車提供營運服務的違法行為,對如祺出行處以1萬元罰款。
2021年3月9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以依法檢查時發現,粵ADK****出租車于****年**月**日在廣州市海珠區昌崗中路***號首層有提供服務駕駛員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行為,以上事實有視頻資料、詢問筆錄、GPS軌跡等為證,對如祺出行處以3萬元罰款。
2021年2月2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以依法檢查時發現,粵ADP****小轎車于****年**月**日在廣州市白云區白云公園A口有提供服務駕駛員(羅康仁)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行為,以上事實有詢問筆錄、GPRS軌跡圖、案件相關材料等為證,對如祺出行處以3萬元罰款。
2021年2月2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以依法檢查時發現,粵ADC****出租車于****年**月**日在廣州市天河區科匯園東南*門有提供服務駕駛員(趙海波)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行為,以上事實有詢問筆錄、視頻資料、案件相關材料、平臺截圖等為證,對如祺出行處以3萬元罰款。
2021年1月27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以依法檢查時發現,粵ADC****網絡預約出租車于****年**月**日在廣州市白云區合富置業(云山錦繡分店)有提供服務駕駛員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行為,以上事實有視頻資料、詢問筆錄、GPS軌跡等為證。對如祺出行處以1萬元罰款。(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