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當前快播:耐克2023財年營收為512億美元,大中華區連續三季度正增長2023-07-03 13:56:07 | 編輯:admin | 來源:財經涂鴉



            數字化升級是其未來在中國發展的關鍵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楊雪 編輯:tuya 出品:財經涂鴉 當地時間6月29日,耐克(NKE.US)公布2023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耐克2023財年全年營收512.17億美元(約合3713.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0%;凈利潤為50.70億美元,同比下降16%。

            2023財年第四財季,耐克營收為128.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2.34億美元增長了約5%;凈利潤為10.31億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4.4億美元。

            凈利潤的下降主要由于毛利率的下滑,耐克第四財季毛利率下降140%至43.6%,因為產品投入成本上升、貨運和物流成本上升、降價幅度加大以及匯率變動等。

            截至2023財年末,耐克公司庫存價值為8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庫存問題并不構成影響。

            從品牌來看, 耐克本財年收入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耐克批發業務全年收入約274億美元,自營業務全年收入約213億美元,同比增速均錄得兩位數增長。其他品牌方面,匡威收入24億美元,同比增長8%。

            分地區來看,耐克北美市場貢獻最大,全年營收216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次是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地區,全年營收1034億美元,同比增長21%;大中華區繼續保持全球第三大市場,全年營收72.48億美元,同比增長4%;之后是亞太和拉美(APLA)地區,全年營收64.31億美元,同比增長17%。

            隨著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復蘇,耐克大中華區第四季度營收18.1億美元同比增長25%,連續3個季度實現正增長。第四季度息稅前利潤達5.29億美元,更是同比增長了70%,大中華區庫存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高個位數。

            針對中國市場,耐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若修(John Donahoe)表示:“我們的‘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進展順利,同時對中國業務充滿信心,將持續投資中國市場,繼續在中國市場擴大競爭優勢。”耐克大中華區團隊正打通數字生態和自營及合作伙伴門店,構建全面連接、無縫的消費者體驗,數字化升級也是其未來在中國建設的關鍵詞。

            2023財年,耐克持續加碼在中國的投資,投入1億美元完成了耐克中國物流中心的全面轉型升級。耐克中國零碳智慧物流園在江蘇太倉落成,成為全國首個“風光一體化”零碳智慧物流園。

            該園區不僅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覆蓋,同時還啟用了亞洲單體存儲量最大的全自動無人立體倉庫,最高每小時可處理2萬件消費者訂單,更好滿足國內消費者對電商訂單處理速度的更高要求。

            耐克透露,業務和產品創新始終是耐克最有力的競爭力之一。在其開展業務的所有地區,中國都是最大的創新滲透市場。特別是在本季度,隨著庫存狀況的改善,耐克實現了八個季度以來最高水平的全價銷售。

            本財年初,耐克還完成了包括Nike App、Nike.com、SNKRS App、Nike微信小程序、NTC微信小程序在內的自有數字平臺全面升級。

            電商方面,去年“雙十一”和今年“618”期間,耐克升級了“耐克會員進階計劃”。根據天貓平臺數據,耐克在“雙十一”和“618”大促中均蟬聯天貓運動店鋪和品牌榜單第一。

            耐克大中華區商店及市場發展伙伴副總裁門立俊表示:“中國是擁有全球數字化程度最高的消費者市場之一,中國消費者非常熱衷新技術、創新數字趨勢及這些技術為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 。

            在唐若修看來,2023財年對于耐克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我們獨特的優勢持續推動品牌在競爭中提升差異化,得益于在創新方面的投資以及在數字化領域的領導地位,我們的品牌都迎來全面增長,將持續為運動的未來服務并創造價值。”

            展望2024財年,耐克首席財務官Matthew Friend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全年收于將“增長中段個位數”、利潤率將“高于平均水平”,而消費者業務將主要帶動這一增長。

            本文由財經涂鴉原創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系涂鴉君。







            關鍵詞

            上一篇:環球熱點!中國巨石: 張毓強先生作為公司總經理認真履行相關義務,勤勉敬業,努力提升公司的生產經營業績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