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披露,5月31日至6月8日,萬物云董事長朱保全連續6次增持自家企業萬物云的股票,涉資總計約為971萬港元,持股數量增至35.16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0.27%。
事實上,增持自家股份的物業公司董事長并不止萬物云一家,此前新城悅服務董事長戚小明和寶龍商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陳德力均增持了自家公司公司股票。董事長們之所以增持護盤是因為今年市場行情不太樂觀;據統計,截至6月8日,53家上市物業企業股價從年初至今的平均跌幅為16.59%,僅10家企業股價有所上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萬物云的股價下跌幅度尤為突出。2023年1月13日萬物云的股價一度達到56.84港元/股,然而此后股價一路下探,最低降至24.99港元/股。截至6月28日,萬物云報收26.30港元/股,較發行價49.35港元/股縮水46.71%,近乎腰斬。
股價暴跌的一部分原因或許是萬物云的業績不夠令人滿意。2022年,萬物云實現營收301.6億元,同比增長27.0%,相較于前兩年30%的增速有所下滑。其中,其他社區增值服務(包含車位資產業務)實現營收4.21億元,同比下跌22.4%;開發商增值服務實現營收29.35億元,同比下跌4.2%,二者是萬物云2022年唯二負增長的業務。
對于開發商增值服務收入的下滑,萬物云在年報中表示系開發商行業低景氣度、地產交付項目數量出現下滑,帶來了案場業務、前介業務的收入驟降所致;對于其他社區增值服務的下降,萬物云表示主要原因是與房屋銷售相關的車位銷售服務下滑明顯所致。由此可見,房地產市場遇冷對物業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營收增速下滑的同時,萬物云的毛利率和凈利潤也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萬物云毛利率較201年下降了2.91個百分點至14.05%;實現歸母凈利潤15.10億,同比下跌9.42%。
不僅如此,萬物云的毛利率水平低于行業平均水準。《2023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上市物業服務公司毛利率均值和凈利率均值分別為24.91%和7.88%,而萬物云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14.05%和5.27%。萬物云的盈利指標不及行業平均水準,這或許是資本市場看低萬物云的另一個原因。
有分析人士認為,萬物云上市后能否支撐其股價主要看兩方面,一方面是其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一方面是其“蝶城”戰略。
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是萬物云推出的技術驅動業務。萬物云在招股書中表示,這些技術解決方案是公司領先于國內同行實現遠程運營現場服務的基石,并幫助更多各行業企業客戶探索未來機遇。
從財報來看,2022年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板塊實現營收23.8億元,占總營收的7.9%,同比增長28.5%,實現毛利潤7.51億元,占總毛利潤的17.8%,同比增長35.9%。盡管該業務表現出了不錯的盈利能力,但是在總營收的占比僅較2021年上升了0.1個百分點。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距離成為萬物云的支柱仍然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而“蝶城”戰略則是萬物云2023年最為看重的發展任務。據年報披露,萬物云“蝶城”數量從2022年初的459個增長至584個,已經完成提效改造38個蝶城,涉329個項目。該38個蝶城改造完成后,當年就能實現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的提效,作用至全年可提升4%的基礎住宅物業服務毛利率。2023年,萬物云將實現超過100個蝶城的試點、探索及迭代。
不過,董事長朱保全也表示,很多投資人對蝶城模式還是將信將疑的狀態,需要不斷去驗證、相信;如今已經建成的500多個“蝶城”必須要在2023年產生效益。可能正是股價下跌給萬物云很大的壓力去推動“蝶城”落地。
但無論是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還是“蝶城”戰略都需要時間積淀和檢驗,萬物云能否在2023年實現逆轉或許要從今年的財報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