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第二屆全國超材料大會在南京隆重召開,揭開了超材料技術的神秘面紗。
在各種超材料技術方向中,電磁超材料技術發展速度遙遙領先,已經“走出了實驗室”,進入到大規模生產階段,并率先應用于我國新一代尖端裝備中。
(資料圖)
而在電磁超材料的發展中,光啟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光啟技術創始人之一、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季春霖博士表示,光啟技術在短短十余年就完成了從0到1的超材料工業體系構建,在標準制定、知識產權多方面引領著行業發展。
電磁超材料發展迅猛,產業化“一騎絕塵”
超材料是一種特種復合材料或結構,可通過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上進行有序結構設計,使其獲得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實現抗磁、防雷擊、短波通信和輕便等特殊功能。
作為交叉學科研究領域,超材料是許多領域顛覆性技術的源頭之一。美國《科學》雜志將超材料技術列入本世紀前10年的10項重要科學進展之一,《Materials Today》雜志在2008年將超材料評為材料科學50年中的10項重要突破之一。
按傳統思路,是自然界有什么材料就制作什么樣的產品,但超材料卻逆轉了這一思維,是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來制造特定性能的材料。目前超材料有數十種技術方向,主要熱門的有電磁超材料、信息超材料、光學超材料、力學超材料、聲學超材料、熱學超材料等。超常的物理特性使得超材料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其應用范圍覆蓋了工業、軍事、生活等各個方面。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和新興技術,近年來,超材料技術在科研成果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各項技術“百花齊放”。許多超材料技術目前仍處于科學研究和實驗室研究階段,但電磁超材料技術發展速度卻相對領先,產業化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不僅率先應用在我國最新一代的尖端裝備,而且已經進入到大規模生產階段。
電磁超材料發展如此迅速,甚至產業化規模和知識產權在全球領都處于領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光啟技術這家企業在電磁超材料領域的探索和付出。
在超材料大會現場,季春霖表示,光啟技術在短短十余年時間就完成了從0到1的超材料工業體系構建,開創了超材料的設計、制造、檢測的全產業鏈體系。期間,光啟建立了唯一一個電磁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并主導起草了全國首份超材料國家標準《電磁超材料術語》,在全球超材料標準制定上都擁有了一定話語權。在知識產權方面,光啟經過十余年發展,已在世界范圍申請超過6000件專利,專利數量遙遙領先,約占相關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80%以上,專利申請總量位居全球第一。
在產業化方面,光啟技術也成為了行業的“先行者”。據介紹,光啟技術成立至今共制造并精密檢測33.05億個微結構;完成超材料技術的產品研制生產過程中的材料電磁性能測試累計完成12.8萬件,實現了從底層材料到超材料成品、電磁性能到力學強度等綜合性能測試的全覆蓋;累計測試2193萬條曲線,總耗時28060小時。
超材料走向尖端裝備,光啟技術業績上行
如今,光啟技術的超材料產品正大規模應用于我國尖端裝備。
根據光啟技術2022年度報告顯示,光啟是我國新一代尖端裝備的核心供應商,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將超材料技術形成產品并大規模應用于尖端裝備領域的高新科技企業,主要業務為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東方財富證券研報表示,由于傳統特種材料受到材料體系的影響和限制,很難及時靈活地適應不斷增長的技術需求,因此近些年發展極其緩慢。而超材料以其特異的電磁特性和靈活精確的設計方法,可以實現不同物理機制的特種技術性能,在電磁調制、電磁兼容、通信、電子對抗等重要領域都可以發揮顯著作用,為尖端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述研報稱,相對傳統電磁調制技術,超材料技術可以將裝備性能提高1-2個量級,是國際公認的新一代裝備結構功能一體化的主流技術,是“制電磁權”(如同制空權、制海權,是指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對電磁頻譜的控制權)的利器。
據了解,2022年光啟超材料迎來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不僅與客戶簽訂了金額約20億元的某大型復雜超材料構件產品的供貨合同,還順利完成了客戶階段性的研制任務,2個研制項目11個產品在報告期內轉為批產狀態,新增13個在研項目,并且獲得了“金牌供應商”榮譽。
產業化的快速發展,也助推了光啟技術業績持續上行。2022全年,光啟技術實現營收11.68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凈利潤3.77億元,同比增長39%,扣非凈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52.86%。其中營收、凈利潤已經連續五年創下歷史新高。
2023年一季度,光啟技術的營收、凈利潤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營收達3.12億元,同比增長154.59%,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135.81%,扣非凈利潤0.95億元,同比增長154.28%。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光啟技術展現增長動能
為深化軍民融合改革,提升核心競爭力,我國正推動建設“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的尖端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為超材料產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需求。
東方財富證券預計,我國尖端裝備帶來的超材料市場需求將從2022年的8.3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20.7億元以上,超材料市場的2022年-2024年增長率分別為116%、61%、53%。作為率先實現超材料產業化的企業,光啟技術未來的成長空間依然強勁。
隨著產業化不斷深入,光啟技術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光啟技術現身于17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這些基金合計持有光啟技術4220.25萬股,持股市值6.99億元,其中以行業指數基金為主。
面向未來,2023年光啟技術有何發展規劃?光啟技術表示,公司將在產品開發方面,繼續擴大超材料產品在核心前沿設備的滲透率,加快研發項目的批量生產進度;此外,預計現有產能將無法滿足未來的生產交付需求,光啟技術已啟動709基地二期建設規劃,建成后產能預計為100噸/年。屆時,一期、二期合計總產能可達到160噸/年。訂單、產能、技術三位一體,將成為驅動光啟技術業績增長的穩固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