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7日,魚躍醫療公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期內,魚躍醫療實現營業收入71.02億元,同比增長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5億元,同比增長7.60%。在隨后公布的2023一季度財報中,魚躍醫療營收與凈利潤仍處于增長狀態,但在業績增長之下,魚躍醫療卻給自己蒙上了“發國難財”的陰影。
今年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被罰款270萬元,理由是其血氧儀銷售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于成本增長幅度,推高了魚躍牌血氧儀的市場銷售價格。為什么犧牲聲譽也要違規漲價?此舉或許早已有跡可循。
從魚躍醫療的發展史來看,其業績轉折點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魚躍醫療享受了一波“紅利”增長,當年營收與凈利潤雙雙高速增長,創下了自上市以來的最高增幅。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7.26億元,同比增長45.08%;歸母凈利潤17.59億元,同比增長133.74%。
但在疫情紅利消退之后,魚躍醫療的業績增長迅速陷入停滯狀態,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5.73%,2022年公司在第二、三季度凈利均錄得同比下滑。其中,2022年二季度公司凈利同比降超35%,第三季度同比再降10.61%。
疫情紅利消散后的業務增長放緩,明顯使得魚躍醫療“亂了陣腳”。在2022年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際,感染高峰期隨之而來,魚躍醫療也找準時機抓住“紅利”的尾巴,開始漲價動作。
在某電商平臺上,2022年8月到手價94元每臺的魚躍血氧儀,在疫情高峰期漲到了299每臺,且價格遠高于同行。但彼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經營合法合規。血氧儀產品沒有漲價。因成本上漲,公司取消了折扣和優惠?!?/p>
這一行為迅速引發了市場的強烈關注,經鎮江市市場監管局調查顯示,魚躍醫療血氧儀產品在2022年11月-12月的生產入庫平均成本為43.8元/臺以及64.4元/臺,同期出廠到子公司的價格分別為100元/臺、231.78元/臺。也就是說公司該產品的成本漲幅為47%,而出廠價漲幅為131.78%。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前三季度,魚躍醫療的凈利潤處于整體下滑15.99%的狀態,而到了今年4月公布全年財報時,其全年凈利潤還能實現漲幅7.60%。種種跡象表明,四季度的凈利潤在“力挽狂瀾”,而這也與違規漲價脫不了干系。
而違規漲價之下,消費者維權卻難上加難。在今年“3.15”的時候,來自接到江蘇省的王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投訴稱,他要求退還所購血氧儀差價,但經多方奔走咨詢卻已失敗告終。據王先生反映,類似要求退差價的還有數百位消費者,但均維權無門,而在魚躍醫療遭處罰后發布的公告中,也未曾對是否退差價或作出賠償等問題作出回應。
從長遠看,目前魚躍醫療的產品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家用醫療器械領域,門檻不高、產品研發進度也不及預期,在后浪們來勢洶洶之下,這些問題都成了懸在魚躍醫療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內容來源|商業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