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凈利潤大降61.4%!小米汽車還未量產 手機已經賣不動了2023-03-28 10:47:56 | 編輯:admin | 來源:中訪網


            2022年8月11日,雷軍在小米十二周年上發表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演講,在近三小時的發布會中,雷軍講述了他人生中多次經歷的挫折與迷茫,并分享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

            如今,雷軍已經穿越了人生低谷,而且還干勁十足,在締造了千億小米集團后,雷軍也加入造車的熱潮。然而當雷軍意氣風發的殺入造車賽道時,小米卻陷入低谷。最新披露的2022年度業績數據表明,小米的形勢似乎有些不妙。

            手機賣不動了 凈利潤大降61.4%


            【資料圖】

            3月24日晚間,小米交出一份極其慘淡的財報。數據顯示,小米集團2022年實現總收入人民幣2800億元,同比下降14.7%;年內利潤同比下滑87%至24.7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85.18億元,同比下滑61.4%,這是小米自上市以來首個營收、利潤雙雙下跌的財年。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小米通過減持股票獲得投資收益18億以及政府補貼11億,假如沒有這2筆收益,小米的財報將會更加難看。

            2022年小米集團的三大業務支柱全面熄火,尤其是智能手機業務對業績拖累明顯。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的收入構成包括智能手機、IoT 和互聯網服務三大業務,去年Q4這三大業務分別貢獻了 55.5%、32.5% 和 10.9%的收入。

            智能手機業務是小米的基本盤,但是去年小米手機出貨量為15050萬臺,比2021年的19030萬臺整整少了4000萬臺,導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收入出現較大幅下滑,去年該板塊實現收入1672.17億元,比2021年的2088.69億元收入少了400億元,同比下滑近兩成。

            這也折射出當下電子產品消費需求低迷的現狀,但小米的手機業務下滑的幅度超過了行業整體水平。根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全年市場整體降幅為12%,總出貨量跌破12億部,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其中,中國市場2022年出貨量減少14%,跌至2.87億部,創下十年新低。

            除了智能手機業務外,小米的另外兩大業務IoT 和互聯網服務也表現不佳,其中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營收同比下滑6.1%至797.9億元;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0.4%至283.21億元。

            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是小米生態鏈至關重要的板塊。從2013年開始,小米通過“投資+孵化”的模式,扶持出不少優秀的公司,并將其納入自己的生態體系。

            然而這些公司在“自力更生”后大多選擇脫離小米生態鏈,其中不少還成為了小米競爭對手,比如云米科技、華米、石頭科技、九號公司等等,曾經雷軍引以為傲的小米生態鏈,似乎正在被“反噬”。

            不過,盡管基本盤出現動搖,但是小米造車的決心毅然決然。最新透露出消息來看,小米汽車已順利完成了冬季測試,預計將會在明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小米汽車還未量產 車市已卷不動了

            造車,是小米去年凈利潤出現如此大幅下滑重要原因。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小米研發支出為160億元,其中用于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31億元,占比達19.3%。據悉,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約為2300人。

            小米是造車圈的后來玩家。2021年初,雷軍宣布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短期目標是在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未來目標是爭取15-20年內進入世界前五。

            對于造車,雷軍曾表示:“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

            雷軍喜歡順勢而為,一套“風口上的豬”的理論至今廣為流傳。但在造車這件事上,雷軍似乎沒有踩準風口,當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殺“瘋”了的時候,小米汽車至今還未量產。

            今年以來,國內車市愈發內卷。年初,特斯拉打響汽車價格戰第一槍,隨后問界、小鵬、蔚來等新能源品牌紛紛跟進,今年3月份“只賣12萬元”的雪鐵龍C6一度沖上熱搜,截至已有超過40家車企、近百款車型“參戰”,降價潮席卷整個汽車行業,波及范圍之廣、降幅之大,前所未有。

            目前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背后原因則是汽車消費低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2個月,我國汽車銷售362.5萬輛,同比下降15.2%。其中,燃油車銷售269.2萬輛,同比更是下降28.1%。

            從這樣的趨勢看,小米的第一臺汽車或將誕生在車市寒冬中。在這樣的額市場環境下,只用兩年就造出來的小米汽車能否在萎縮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更糟糕的是,造車是一項十分燒錢的活動,雖然小米已經投入了31億元。但對比“蔚小理”三家2022年分別高達108.4億、52.15億和67.8億的研發投入,小米未來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輸血汽車業務。(內容來源|商業華觀)

            關鍵詞

            上一篇:觀典防務:人工智能技術日趨成熟,其賦能相關產業后的落地應用也不斷增加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