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多家航司關鍵指標大幅好轉!民航業反轉在即? 今日要聞2023-03-16 13:43:13 | 編輯:admin | 來源:證券之星

            近期,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相繼披露月度運營情況。整體來看,A股客運航司續寫了1月“開門紅”,2月份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回升態勢。

            過去幾年,經歷了疫情沖擊的航空業虧損嚴重。雖然2023年以來,民航市場正在穩步復蘇的態勢之中,航空運力逐漸恢復,但2022年巨額虧損的壓力仍在,今年航司業績能否反轉成為了市場關注的重點。


            (資料圖)

            關鍵指標大幅好轉 國際航班成重點

            3月15日晚間,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相繼披露了2月運營情況,吉祥航空、春秋航空日前也進行了公告。整體來看,2月份各大航司在運力投入、旅客周轉量、客座率等關鍵指標上同比大幅好轉,國際航線增速尤為突出。

            在運力投入上,2023年2月份,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計)分別同比增長51.7%、27.51%、26.08%、12.63%、-11.61%。

            在運載量指標上,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2月旅客周轉量(按收入客公里計)均實現增長,分別同比上升71.2%、43.04%、43.47%、31.71%、1.07%。

            從運載率指標看,三大航客座率水平顯著提升,2月份客座率均達到70%以上的水平。具體而言,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當月客座率分別為72.6%、76.59%、72.97%、83.21%、87.10%。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證券之星整理

            可以看出,雖然春秋航空在運力投入、運載量等經營指標上,增速遜于前述其他航司,但其當月客座率超過85%,為A股航司中最高。

            今年以來,出境游利好消息不斷,國際航線成了各大航司的必爭之地。

            從各大航司運營數據來看,今年2月,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國際航線客運運力投入較去年同期增幅均翻倍式增長,分別同比提升167.40%、317.00%、425.99%、1097.36%、2701.26%。

            國際航線的旅客周轉量增速更加顯著。2月份,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國際航線旅客周轉量同比大增707.3%、450.98%、593.40%、1300.40%、4937.02%。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證券之星整理

            目前而言,國際客運航班仍存增長空間。

            隨著3月底民航新航季的到來,國際航班量有望進一步增加。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曾在2月民航局發布會上表示,換季后,隨著國際公商務人員往來和旅游、留學等市場的逐步恢復,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的航班運力調整也將逐步到位,國際航班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2022業績仍承壓 2023或實現盈虧平衡

            雖然2023年民航業恢復勢頭向好,但2022年的困境依然不容忽視。根據各大公司此前的業績預告,在旅游行業持續受限的2022年,航空公司及機場的預計虧損持續擴大。

            2022年,包括東方航空、中國國航、華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南方航空、山東航空等主流航空公司,以及上海機場、白云機場、深圳機場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八大主流航空公司和三家機場合計虧損約1555.16億元~1405.34億元,平均每天虧損約4.26億元~3.85億元。

            隨著航空運力的恢復,2023年航司業績有望回暖。不過,票價較低仍是當前一大影響因素的影響。據航旅縱橫數據,國內航線票價2月平均票價954元,環比下降2.3%;國際航線平均票價亦有下降趨勢,環比下降近20%。

            因此,行業完全扭虧或許還需要一短時間。按照民航局計劃,2023年將力爭行業總體運輸量恢復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力爭實現盈虧平衡。

            短期來看,國金證券認為民航恢復趨勢向好,靜待板塊業績反彈。航司方面,未來兩年運力增速放緩較為確定,而中國民航需求具備韌性,屆時供需缺口顯現,票價有望上行,航司業績將大幅反彈。機場方面,國際航班量持續增長,樞紐機場業績恢復確定性較強。推薦有望率先恢復盈利的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美蘭空港(港股),國際放開后盈利彈性較強的中國國航,關注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上海機場、白云機場。

            長期而言,國泰君安表示,國內航空大邏輯并非僅是“疫后供需錯配盈利大年”短邏輯,而是“航空超級周期”長邏輯。需求端,中國航空消費滲透仍極低,疫情未改需求長期增長動能與結構。供給端,中國航空業擁有難得的長期存在的空域時刻瓶頸。

            因此,隨著中國航空消費持續滲透,而空域時刻瓶頸凸顯,供需持續向好終將推動客座率突破閾值,中國航空業盈利中樞將明顯上升,高盈利的持續性將超市場預期,中國航空業將迎超級周期。中國東航總經理李養民表示,當前,民航業正在加速恢復之中,預計到2035年,航空運輸規模還將增長一倍以上。

            關鍵詞

            上一篇:奧普光電:公司子公司禹衡光學沒有生產光刻機相關的光柵尺 世界消息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