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天天速讀:渣打銀行被罰沒近5000萬元 此前被英國監管部門罰了3.9億2023-03-09 10:57:58 | 編輯:admin | 來源:中訪網


            銀保監會重拳出擊,又有一批銀行因違法違規行為“挨板子”。

            今年2月17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罰單顯示,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渣打銀行(中國)5家銀行,連同被罰超3.8億元,另有14名相關責任人一并被罰。

            據悉,此次處罰源自2019年銀保監會對前述銀行此前年度的業務專項檢查。其中,建設銀行罰單金額最高,合計被罰沒近1.99億元,民生銀行合計被罰款8970萬元,渣打銀行(中國)合計被罰沒4965.94萬元,中國銀行合計被罰款3280萬元,渤海銀行合計被罰款1660萬元。


            (相關資料圖)

            對此,經濟日報發文評論稱“監管部門此次開出的罰單對銀行違法違規亂象極具金融警示意義。相較于以往農商銀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頻吃罰單而言,此次挨罰的多數是面向全國展業的大型銀行。由此說明,金融嚴監管的高壓態勢對不同體量的銀行一視同仁,只要踩了紅線就難以逃脫嚴懲。”

            值得注意的是,銀保監會此次罰單中還涉及到一家外資銀行——渣打銀行(中國)。公開資料顯示,渣打銀行是國內第二大外資銀行,也是扎根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性銀行之一,從1858年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開始,至今在華經營超150多年從未間斷。

            但是近年來,渣打銀行內控合規似乎有所不足。在銀保監會此次開出的罰單中,渣打銀行違法違規事項最多,高達39項,幾乎涉及銀行業務的方方面面。

            罰單顯示,渣打中國涉及的違法違規事實主要圍繞制度管理、信息披露、信貸業務、同業業務等方面,具體包括:部分高級管理人員未經核準履職;違規向關系人發放貸款;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中小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部分資金用于償還貸款本息;通過借新還舊、展期等方式人為調整貸款分類,掩蓋不良;重復收費、服務收費質價不符、違反規定收費等等。

            對此,銀保監會做出處罰,渣打中國總行被罰3625.94萬元,分支機構罰款1340萬元,合計罰沒4965.94萬元。

            這不是渣打中國第一次被罰。渣打銀行官網披露顯示,2022年,該行還三次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局處罰,共計罰沒1011.04萬元。去年2月,渣打中國因違反信用信息查詢規定領罰單,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罰230萬元。

            實際上,其他國家監管機構比中國監管部門的罰款力度更大。2021年12月,渣打銀行因向監管當局錯誤匯報流動性狀況,以及管控不力等原因,被英國央行審慎監管局(PRA)處以4655萬英鎊的罰款(約3.9億人民幣)。

            這是英國審慎監管局(PRA)有史以來開出的最高罰款。據悉,最初擬議的罰款金額為6650萬英鎊,但在該銀行同意解決此事后,罰款被降低了30%。

            據路透中文網報道,英國央行審慎監管局(PRA)在2017年10月基于美元流動性外流風險升高的擔憂,對渣打銀行施加臨時性流動性措施,PRA表示,渣打銀行在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間對其流動性狀況的報告發生五次錯誤。

            渣打銀行是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總部在倫敦但收入大部分來自于亞洲區域,是香港的三個貨幣發行商之一。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末,渣打銀行在上海、深圳、廈門等地設立了28家分行及61家支行。2018年至2021年,渣打銀行(中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55億元、69.11億元、65.29億元、72.69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20.13億元、13.97億元、14.90億元、21.91億元。

            可見,渣打銀行雖然屢屢被罰,但是其業績依然十分強勢。另據渣打銀行(香港)發布2022年財務報告顯示,2022年,渣打銀行(中國)在岸收入增長10%,實現有史以來最高的在岸收入;離岸收入增長21%,中國—東盟、中國—南亞走廊同比分別增長62%和21%。(內容來源|商業華觀)

            關鍵詞

            上一篇:雅藝科技:目前公司的各項生產情況正常。公司一季度業績情況敬請屆時關注公司一季度報告 天天速看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