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6年左右,以融信為代表的閩系房企異軍突起,主打“高杠桿、高周轉、高風險、高溢價”的運營模式。如今新閩系黑馬建發接棒,其模式有何不同?
2023年1月29日,建發股份(600153.SH)公告稱,預計將斥資62.86億元收購美凱龍(601828.SH)29.95%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美凱龍是中國最大的家居裝飾及家具商場運營商。
【資料圖】
建發股份總部位于福建廈門,由世界500強企業廈門建發集團控股,后者由廈門市國資委全資持有。坐廈航的飛機,住悅華的酒店,買建發的房產,在不少廈門人心中,建發集團的業務貫穿衣食住行。
建發股份原本有兩大主業,供應鏈運營和房地產。過去幾年,建發以黑馬姿態激進攬地,地產業務加速。尤其是在2021年,不少房企陷入現金流困境,建發大舉拿地114宗,較2020年的75宗同比增長52%。
其2022年半年報透露,上半年已獲取土地40宗,全口徑拿地金額合計約631.34億元。有分析指出,建發此次收購美凱龍,也打著房地產投資的算盤。據公告,美凱龍投資性房地產占總資產約7成。
截至2022年9月末,美凱龍經營94家自營商場,該部分核心資產主要位于一二線城市核心地區。不過,在投資者說明會上,建發強調這次并購主要從公司整體業務的戰略協同出發,并非是供應鏈運營或地產單個業務主導。
2016年左右,以融信為代表的閩系房企異軍突起,主打“高杠桿、高周轉、高風險、高溢價”的運營模式。如今新閩系黑馬建發接棒,其模式有何不同?
由“還債”切入地產建發集團成立于1980年,最初是政府下屬的一家外向型投資發展公司,后向貿易公司轉型。
成立之初的建發集團已涉足地產業務。廈門曾經的地標海濱大廈,便由建發集團和香港一家公司合作開發。
在建成的十余年內,24層高的海濱大廈都是廈門第一高樓。大廈位于鷺江道上,與鼓浪嶼對望,5至7層原是建發集團的辦公場所。
在建發集團的發展史中,地產業務還曾作為“救世主”的形象出現。
據建發集團編纂的《我們一起走過——建發三十年》(下稱《建發三十年》),1995年,建發集團因參股中瓷公司發生嚴重虧損,背上沉重債務,不得不開展房地產自營開發業務來還債。
1988年至1995年間,地產業務創利共計8904萬元,經濟效益顯著。《建發三十年》詳細記錄了公司1980年至2010年的發展歷程。
早期,建發集團將貿易相關的資產和業務剝離,成立建發股份,后者于1998年上市。
2007年,建發股份開始向供應鏈運營商轉型,由單純依靠價差盈利變為通過渠道和規模優勢,賺取綜合服務費、墊資所帶來的利息費等。
與此同時,1999年和2009年,建發集團兩次將地產業務注入建發股份。目前,建發股份控股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建發房產)和聯發集團兩個業務平臺。建發房產還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建發國際(0198.HK)。
隨著市場成熟,供應鏈運營業務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建發股份供應鏈運營業務的毛利率水平由2016年的3.79%下降至2021年的1.49%。
在此背景下,建發股份的地產業務被激活。盡管做地產業務近三十年,但其早期偏安一隅,主要在閩南地區發展。
據財報,2017—2020年,建發的房地產業務營收占比均不到兩成,但歸母凈利潤占比卻分別為63.43%、74.34%、66.82%、60.47%。
2020年,建發踏上加速之路。2021年,建發房地產業務的營收已高達963.05億元,歸母凈利潤達28.78億元。
克而瑞數據顯示,常年在40名徘徊的建發房產,2022年新增土地貨值908.5億元、全口徑銷售金額1703.2億元,躍進全國前十。
2022年廈門土拍收官,建發共拿地6宗。其中一幅位于湖濱板塊的地溢價率最高,為12%,成交樓面價45203元/平方米。建發在該地塊建設的樓盤已于2022年底開盤,限價7.5萬元/平方米,開盤即售罄。
王陽在廈門做地產咨詢,入行近十年,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建發近年在廈門海滄區馬鑾灣板塊拿的地塊,可能也有為土地市場兜底的考慮。
海滄區馬鑾灣位于島外市場,非熱門板塊。2022年,建發以底價9.6億元競得一宗位于海滄區馬鑾灣的地塊,該地塊計價建筑面積4.16萬平方米。
同批次另一塊位于海滄區的地,由廈門地鐵上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底價競得,這家公司也由廈門國資委控股。
把握轉折點建發股份曾經的策略比較保守,沒有與其他兇猛的閩系房企同臺競爭。
據《建發三十年》,2007年廈門土拍市場狂熱,但建發沒有取得“面粉高過面包”的地塊。
之后,建發抓住土地市場最低潮時機,以底價獲得重慶中醫藥學院地塊的開發權。2009年,在土地市場復蘇前夕,建發又成功中標廣西一塊用地。這兩塊地的樓面價都低于周邊樓盤現價的1/3,且處于城市成熟地段。
原建發集團董事長王憲榕曾在接受《人民論壇》雜志采訪時提到,公司在2007年的土地市場中保持冷靜,主要原因是經驗。“建發的歷史長,經歷過很多坎坷,我們更加注重對宏觀經濟形勢轉折點的把控。”
億翰智庫執行總裁張化東很早開始關注建發,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建發大概從2016年起向全國發展,比如前往長三角拿地,如果以此時間節點算起,建發用將近6年的時間成長為千億房企,速度不算特別快。
建發走出福建,也有一點被動。2016年,意氣風發的外地房企涌進廈門。據《廈門日報》統計,當年全市成交16幅商住用地,僅有3幅由本地房企禹洲和海投競得。
當年5月,建發在蘇州高鐵新城和合肥包河區各競得一幅地塊,成交價分別為32.26億元、15.92億元,溢價率分別高達103%和350%。
6月,建發在參與杭州慶隆單元地塊的競拍中,最高報價63.9億元,走到了倒數第二輪。時任建發房產杭州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浙江在線采訪時表示,此次與金茂在競拍中PK,讓大家開始關注到了建發。
但在業內打響名氣的代價是,建發在三四線城市的去化壓力較大,有的項目造成了減值損失。
據聯合資信的評級報告,截至2018年3月底,建發房產的存貨區域分布主要以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為主,占比82.04%,未來項目去化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建發股份曾披露,公司2020年度擬對旗下位于福州、天津、杭州、珠海、南京的5個地產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2.37億元,將減少公司2020年度歸母凈利潤16.42億元。
2019年后,地產調控加緊,“三道紅線”出臺,融資渠道收縮,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少房企都停下腳步,而建發依然在熱點城市高溢價拿地。
例如,2021年,建發聯合融創以64.52億元拿下上海普陀區石泉社區一宗地,溢價率36.15%。上海普陀區政府為此約談了該項目相關負責人。
聯合資信的評級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3月底,建發房產總可售項目中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較高,未來或存在一定的去化壓力。
錢從哪來?背靠實力強大的母公司,建發股份首先能得到直接輸血。 2021年,建發集團營收超過7000億元,位列2021年度《財富》雜志世界500強第148位。截至2022年3月末,建發集團從各主要金融機構獲得綜合授信額度為3824.98億元,尚未使用額度有1647.12億元。 截至2022年上半年,建發集團向建發股份提供了70.39億元的借款。公告顯示,這筆借款的利率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且公司無需提供擔保。 建發集團還能依托良好的信用,為建發股份等提供擔保。截至2022年6月30日,建發集團為建發股份、建發房產、聯發集團分別提供了17.5億元、232億元、50億元的擔保金額。 公開資料顯示,建發系和廈門當地的金融機構關系密切。 福建省第一家信托投資公司——廈門建發信托投資公司(下稱建發信托)就是由建發集團設立的。據《建發三十年》,1988年建發集團組建房產部需要2000萬元,建發信托就發行了2000萬元1年期的債券,全部用于房地產開發。 建發信托還籌集了4000萬港元給建發集團參股投資廈門國際銀行。2000年,建發信托重組,成為廈門國際信托的股東。 建發集團的官網顯示,目前公司持有廈門國際銀行3.90%股份,為第五大股東;持有廈門國際信托10%股份,為并列第二股東。 十年前,建發系將辦公地點搬至面朝大海的建發國際大廈,樓下不遠處是香山游艇會。大廈毗鄰廈門金融中心,廈門國際信托就在此辦公。 近幾年部分房企融資遇阻,建發系仍具備強大的融資能力。 據建發集團2022年度第四期中票募集說明書,截至2022年11月1日,建發集團及旗下各公司已發行約350億元的中票、公司債、超短融等。 建發股份及建發房產、聯發集團的募集資金用途多為償還借款、補充流動資金。 2022年12月底,建發股份又公布了150億元可續期公司債及50億元公司債的計劃。2023年2月,發改委同意建發發行不超過45億元公司債。 另外,作為建發股份旗下的上市平臺,建發國際2022年通過兩次配股合計募集了13億港元。根據公告,八成將用于償還貸款。 從融資成本來看,建發股份房地產子公司2021年、2022年上半年整體平均融資成本分別為4.5%-5.0%、4.0%-5.0%,處于行業低位。 值得一提的是,建發股份還涉足利潤更高的一級土地開發業務。 目前建發股份一級土地出讓共有后埔——枋湖舊村改造及鐘宅畬族社區舊村改造兩個項目,均由廈門市湖里區政府委托建發股份全資子公司禾山建設實施。根據建發股份的公告,公司主要在2009—2013年及近5年出讓部分土地。 以近5年的情況來看,2018年、2019年,建發合計出讓屬于后埔——枋湖舊村改造項目的4幅地塊。 這為建發股份帶來了高額利潤。建發2018年歸母凈利潤46.72億元,約30%由建發出讓的兩幅地塊貢獻。2019年11月建發又成功出讓一幅地塊,為當年度歸母凈利潤(46.76億元)貢獻了約27%。2020年一季度建發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33.88%,也是因為2019年末出讓的另一幅地塊在當期確認收入并結轉利潤。 2022年8月和12月,建發又出讓兩幅屬于鐘宅畬族社區舊村改造項目的地塊,合計成交約75億元。 “國企中的碧桂園”
約5年前,建發也開始使用提高周轉的策略,加快項目開發和銷售,加速資金回籠。
建發股份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為更好地適應房地產業務快速發展的管理需求,聯發集團推進“集團-區域-事業部”三級組織管控模式,項目從拿地到開盤的周期縮短1個月。
據億翰智庫數據,建發國際2021年全口徑銷售的回款比例約94%,回款比例多年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
廈門另一家國企地產部的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企以前大約5年做完一個項目,現在普遍已經提高周轉至3年以內。
以建發股份拿到的廈門市2022P3地塊為例,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競拍成功,當年11月21日就取得了預售證。
“有時候在拿地的當天,建發的圍擋就擺上去了。”王陽說,在同一板塊競爭,越早開盤越有利,建發就是早開盤、早去化的打法。
王陽還表示,建發對營銷抓得很緊,內部會有激烈的競賽。一位建發房產的銷售人員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有末位淘汰制,例如連續三個月排在最后一名,可能會被調去其他崗位。
多位建發系員工均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公司內部加班很多,且業績考核嚴格。其中一位說,他以為國企工作比較輕松才去了建發,結果發現“建發簡直就是國企中的碧桂園”。
據《建發三十年》,建發集團在1995年就實施了全員勞動合同制。
建發股份在閩南地區的銷售狀況一直不錯。“在廈門流傳的一句話:建發在哪里建房,學區就在哪里。”黃輝表示,建發在廈門的口碑很好。黃輝在一家民營房企的福建區域從事土建工作。
如據福建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2023年2月14日,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東嶼校區公開招標,擬新建1所規模30班的。
雙十海附是海滄區的名校。2020年海滄區東嶼板塊有一幅地塊出讓,正是由建發股份拍下。建發在該地塊的樓盤項目為建發縵云,預計交付時間是2024年。
王陽指出,早期建發的樓盤供不應求,升值空間大,二手房價格大概能比周圍樓盤高出約4000元/平米。
上述地產公司的員工也表示,盡管這幾年行情差,但購房者怕爛尾,國企的樓盤相對還是有優勢。
快速擴張下,建發股份的現金流和債務都有一定壓力。
截至2022年9月30日,建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17.6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1.1億元。只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值,為303.6億元。
2022前三季度,建發負債合計6119.4億元,房地產業務負債合計4670億元,同比增加17.32%。
黃輝表示,就閩南區域來看,其實建發股份2022年拿地數量要比2021年少,2023年建發應該會集中精力在去化回款上。
建發國際最新公告稱,公司2022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215.2億元(未經審核),同比減少6.6%。年初,建發國際定下的銷售目標為1650億元。
銷售低迷,加上大規模拿地,建發股份正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問題。其毛利率水平走低,已由2018年35.37%降至2021年16.76%,2022年上半年為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