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李書福4億救活的跑車公司,剛剛作價364億上市2023-02-03 07:52:20 | 編輯:admin | 來源:阿爾法工場


            作者 | 賈浩楠來源 | 智能車參考
            導語:這次借殼上市,是以純電智能為新核心的路特斯歸來的信號。

            書福哥,第9個IPO這就來了——路特斯科技,被證實赴美上市,作價54億美元(364億人民幣)。

            路特斯是誰?英倫經典跑車在中國復活,今年即將交付全新的純電智能跑車Eletre。


            (資料圖)

            背后是李書福和吉利汽車(HK:00175)。2017年他出手收購了路特斯51%股份,在英國logo下,造出一輛100%的中國智能汽車。

            這次借殼上市,是以純電智能為新核心的路特斯歸來的信號。

            路特斯,也即將成為李書福旗下的第九個上市公司。

            路特斯上市

            路特斯上市消息很簡潔。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豪華電動車制造商路特斯科技同意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LCAA)合并上市。

            在完成合并后,新公司將保留路特斯科技(Lotus Technology Inc.)作為公司名稱,并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LOT”。此次合并后,路特斯科技的估值約為54億美元。

            根據雙方的聲明,吉利控股、Etika和蔚來資本等所有路特斯科技現有股東預計會將各自持有的股權悉數轉入合并后公司,并在交易結束后持有合并后公司約89.7%的已發行和流通股本(基于LCAA股東均放棄行使其贖回股份的權利等假設)。

            這里可以看出,路特斯采取的是反向借殼,即由殼公司LCAA出錢收購路特斯從而實現合并。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流程中的主體一直是LCAA,路特斯本身的相關財務數字、生產經營狀況,依然可以保密一段時間。

            上市前后,路特斯最重要的動向,首先是即將在中國市場交付首款純電量產車Eletre。其次,是去年11月挖來了前林肯亞太及中國區總裁毛京波擔任路特斯中國總裁,并向路特斯CEO馮擎峰匯報。并且毛京波是作為創始合伙人正式加入。

            毛京波最被圈內認可的成績,是帶領林肯在中國市場實現銷量和口碑雙豐收,從以前邊緣豪華品牌躍遷到和凱迪拉克、雷克薩斯平起平坐的二線豪華品牌。她被認為具有杰出的品牌運營和營銷經驗。

            從時間點上看,Eletre的交付,很可能和路特斯上市同期,而今后路特斯稱,將在未來4年內推出3款新車:2023年,推出代號為Type 133的E級純電智能四門轎跑;2025年,推出代號為Type 134的D級“純電智能新物種”;2026年,推出代號為Type 135的純電小跑。

            路特斯,怎么被救活的

            從瀕臨死亡到如今風光上市,路特斯用時5年。

            這個75歲的跑車品牌,是被李書福救活的。

            路特斯的曾經的輝煌和價值,在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有不可抹去的一筆。

            總結來說,是對汽車性能的極致追求,使得2017年以前的路特斯,在汽車結構材料輕量化、空氣動力學設計上走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

            單殼體車身——這是如今F1賽車和超級跑車的默認最佳方案,特斯拉的一體化壓鑄車身,其實也可以看做是單殼體車身的一種演化。

            而這就是路特斯首創的。憑借對汽車結構、空氣動力學的革新,60、70年代,路特斯馳騁制霸勒芒24小時和F1賽場。

            對了,這里再多說一句特斯拉的起源。

            早前馬斯克入主特斯拉,明確了搞純電智能汽車。第一款特斯拉Roadster跑車,其實就是路特斯提供的白車身和底盤設計方案,然后馬斯克再把電池塞進路特斯的車身中。

            稱它一句“特斯拉鼻祖”,不過分。

            但給了特斯拉一個“kick start”之后,路特斯自己卻根本沒意識到汽車工業孕育中的變革,很快就走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其實路特斯的歷史,長期都是賽場輝煌、商場失意。

            路特斯的調性和賣點,使得它必須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新技術,同時又要保持在賽場上的活躍程度,造成路特斯的跑車售價一直居高不下。

            而日本、美國汽車工業氣勢洶洶,徹底把這樣“精工細作”式造車的路特斯逼入絕境。無論是馬自達經典小跑車Miara,還是福特肌肉車Mustang,海外入門售價不過幾萬美元,遠低于路特斯先后推出過的各個車型。

            叫好不叫座,年虧數千萬英鎊,是路特斯的常態。1996年引以為傲的F1也玩不下去了,車隊被以1美元賣給了雷諾。

            這樣的狀態下,路特斯一直在各個東家之間不斷轉手,經歷過豐田、通用、寶騰等等。

            直到2017年,李書福借著收購寶騰汽車(彼時路特斯東家),順勢以4.42億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路特斯51%的股份,實現控股。

            李書福收購路特斯后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品牌獨立。

            隨后2018年,路特斯公開宣布今后全面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并在2025年徹底告別燃油車。

            這里有一條暗線需要格外關注。2017年時,吉利的電動車幾乎還是0,更遑論智能化。

            但就是收購路特斯的前一年,2016年,吉利的浩瀚SEA平臺啟動研發。

            后面的故事我們都已經熟悉了,2020年浩瀚平臺問世,如今成了李書福“黑白通吃”的智能車殺手锏。

            一個平臺架構,無數車型用途,從A級入門小車到商用MPV無所不包。極氪、smart、奔馳、集度等等,路特斯則是浩瀚家族的最新成員。

            所以,李書福給路特斯開的“藥方”,就是徹底拋棄傳統汽車那一套,完全擁抱新浪潮,用智能和電動給自己找一條新路。

            當然,李書福給路特斯注入新靈魂時,也依然保留文化傳承。如今的純電路特斯,盡管已經是一個車重超2噸的龐然大物,但依舊承諾不輸以往的駕控體驗。

            甚至車機專門內置賽道模式,集記錄、分析、指導等等一體。

            這也是路特斯在跑車品類轉型中,首做的嘗試。

            如何看待

            路特斯上市,是一個轉折點。

            首先,李書福用吉利集團的浩瀚架構表明,汽車工業發展的下一階段,中國玩家已經領先一個身位。當年收購沃爾沃,多少有“僭越”之舉,李書福吞下遠超自身實力的沃爾沃,消化吸收后成就了吉利集團的今天。

            但如今入主路特斯,中國車企的角色更像一個“拯救者”。錢是次要,智能化、電動化技術才是靈丹妙藥,

            第二點,汽車工業轉型中,商用車、家用車各自摸索適合自己的道路。比如自動駕駛卡車的港口、園區,干線物流的全無人進展。乘用車方面,今年L2陣營代表的人機共駕,也進入一個爆發期。

            唯獨跑車,似乎還沒任何一家廠商正面回應浪潮。路特斯成了開路先鋒。

            電動化智能化普及的另一個現象是,乘用車在動力、響應、交互、智能等等層面同質化嚴重,尤其是動力。如今20萬級的4門電動轎車,加速已經遠遠超過百萬級的燃油跑車。跑車品類最大的優勢,其實被清零了。

            路特斯如何挖掘出不同于普通乘用車的價值,今后一定是行業的經典案例。

            最后,路特斯上市,代表著中國智能車走向世界的一條新路。

            王傳福和比亞迪,靠的是數十年苦練電動化內功,憑技術沖出一片天。魏建軍的長城,則是靠敏銳的嗅覺和品類建設,針對海外重點市場分別攻克占領。

            李書福,展現出他一如既往的資源整合能力——收購成熟品牌,底層技術復用,快速海外上市。掛著外國logo的中國車,既省去品牌建構,又有了領先技術。

            而在當下智能技術公司赴美上市的疑云中,李書福用億咖通和路特斯的上市,做出了帶頭參考。




            關鍵詞

            上一篇:Meta開盤大漲20%!日活用戶突破20億,還要斥資400億美元回購-天天熱消息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