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最新:500億"牙茅"又出事,實控人被罰100萬!咋回事?2022-12-24 09:46:46 | 編輯:admin | 來源:券商中國

            “牙茅”實控人被處以100萬元罰款。

            被稱為“牙茅”的通策醫療,近2年股價勢如破竹,僅僅用了1年多時間,股價便從不超百元沖至421元。不過,受累于利潤不及預期、被監管部門處罰、集采傳聞等影響,通策醫療風光不再,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在今年9月跌至每股110元,距歷史最高價跌去七成,市值不足500億元。


            (資料圖)

            近日,通策醫療因實控人被監管部門處罰一事再起波瀾。

            通策醫療實控人被罰100萬元

            12月23日晚,被稱為民營口腔醫療服務龍頭的通策醫療公告稱,實際控制人呂建明于當日收到浙江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呂建明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呂建明系通策醫療實際控制人,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呂建明控制的其他主體為通策醫療的關聯人,通策醫療與關聯人之間發生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構成關聯交易。

            2021年9月29日,通策醫療董事會擬以全資子公司浙江通策婦幼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策婦幼)股權參與浙江通策壹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壹號基金)。壹號基金由呂建明實際控制。

            9月30日,通策醫療披露將以1.43億元貨幣形式逐期同比例出資,占壹號基金出資比例的28.6536%,壹號基金以同等價格受讓通策婦幼股權,實現以子公司股權置換為壹號基金28.6536%股權的交易實質。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壹號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原注冊資金為2億元,實繳300萬元,對婦幼醫療相關產業進行專項投資。從股權結構來看,呂建明出資比例30.35%,通策醫療出資比例為28.65%。

            10月19日,通策醫療向壹號基金支付出資款1.43億元。同日,壹號基金將1.43億元轉入呂建明控制的其他主體,資金經多道轉賬最終主要用于銀行還款。

            12月30日,壹號基金向通策醫療支付收購通策婦幼的股權轉讓款1.43億元。

            不難發現,上述過程中,通策醫療對壹號基金的出資款 1.43億元在 2021 年 10 月 19 日至12 月 30 日期間被用于呂建明控制的其他主體向銀行還款,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屬于《證券法》第八十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項規定的重大事件。

            浙江證監局表示,呂建明作為通策醫療實控人,組織安排相關資金劃轉,未及時將有關情況告知公司,導致公司未能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上述違法事實,有公司公告、相關協議、財務憑證及銀行資料、詢問筆錄證據證明,足以認定,決定對呂建明處以 100 萬元罰款。

            據公司公告,此次行政處罰系實際控制人 2022 年 11 月 19 日已披露《立案告知書》相關事項的最終處理結果,系對實際控制人個人的行政處罰,不會對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影響。

            機構投資者現分歧

            通策醫療憑借著廣闊的潛在市場規模以及行業龍頭地位一向是機構投資者的重倉標的。

            據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近年來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Frost & Sullivan 數據顯示,2020年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為831億元,預期于2025年達到2414 億元(2020-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23.3%)。

            不過,與預期相悖,受疫情影響,通策醫療近年業績有所波動。自2021年4季度以來, 公司單季度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83億元、1.66億元、1.29億元、2.2 億元,同比分別-10.87%、1.25%、-30.72%、-18.47%,短期業績承壓。此外,公司 2022前三季度毛利率為43.1%,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 28.1%,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利潤率出現下滑。

            實際上,通策醫療業績面臨的更大挑戰是牙科或將開始進入集采時代對其主營業務的沖擊。

            從三季報可以看出,不少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一定分歧。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通策醫療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包括6只基金產品,分別是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廣發醫療保健、華寶中證醫療ETF、中歐阿爾法和高毅慶瑞6號。

            廣發醫療保健和知名私募上海高毅資產在三季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倉。

            通策醫療是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廣發醫療保健、華寶中證醫療ETF的十大重倉股之一,受累于利潤不及預期、被監管部門處罰、集采傳聞等影響,通策醫療股價持續下跌,年內下跌23.46%,最新市值為488億元,最新價距歷史最高價下跌64%。受基金重倉股股價表現不佳影響,上述醫療基金的凈值均出現較大回撤。

            除此之外,還有諾德價值優勢混合、中歐新藍籌混合A、易方達中證醫療ETF、中銀大健康股票A等60余只基金持有通策醫療的股份,合計持股占流通股比為15.05%。

            值得注意的是,通策醫療也逐漸褪去白馬股光環,3季度末的基金持有比例創下近5年同期新低。

            機構紛紛下調盈利預期

            Wind數據顯示,自10月份以來合計有17家券商發布了通策醫療的盈利預測,其中,11家機構下調了對通策醫療的2022年和2023年的盈利預測,5家機構保持盈利預測不變。

            華創證券表示,考慮到疫情影響仍具有不確定性,下調通策醫療公司的盈利預測,預計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6.2億元、7.7億元、9.5億元(原預測值為7.3億元、9.2億元、11億元),同比增速為-12.2%、24%、23.5%,對應EPS為1.92元/2.39元/2.95元(原預測值為2.28元/2.87元/3.43元)。根據公司歷史估值及行業趨勢,給予2023年60倍目標PE,對應143元目標價。

            東北證券表示,公司基本面穩定,蒲公英分院實現營收貢獻,但Q3受疫情反復、種植耗材集采/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正畸耗材集采影響,患者存在一定觀望情緒,業績增長承壓,故下調公司盈利預期,預測2022-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4億元/7.76億元/9.99億元,EPS為1.88元/2.42元/3.11元,當前市值對應PE分別為65倍/51倍/39倍。

            責編:戰術恒

            校對:李凌鋒

            關鍵詞 實控人被罰

            上一篇:達安基因: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取直銷與分銷相結合的營銷模式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