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8日,成都大運會終于閉幕了,中國共獲得103枚金牌,第二名日本21塊,第三名韓國17金,中日韓列前三甲,這是東亞運動會嗎?與其他參賽國獎牌數差距如此之大,我們向世界輸出了怎樣的價值觀!
很多體育迷表示不理解,為何看不到美國的排名,他們沒參加嗎?還是參加后退賽了?這一次美國的確派隊參加了大運會,但只來了61名運動員,參加的項目也并不多,在一些項目的比賽中他們質疑中國人的公平性及參賽資格,并在一些項目中選擇了退賽。這種抗議來自美國大學生,我們不需要理解成美國人投訴了什么,可以理解為人家的大學生有什么意見。
美國學生最終也拿到了一塊金牌,男子200米仰泳比賽,論金牌數在排行榜十名開外。好像美國學生的體質很差似得。在游泳項目上美國有絕對的實力,但學生運動員參加大運會需要通過募捐來籌集旅費,因為美國游泳運動協會一分不掏,國家更是不給錢,所以來到中國免費吃喝的學生們都是大贊中國人舍得,中國人慷慨,明明吃不了辣的也說成都遍地是美食,不花錢的全是好的,窮學生真不挑。
上面這位女大學生一氣拿了9塊金牌,我們的成績甩對手幾條街真的好嗎?國外,大學生里選出了國家隊隊員;國內,國家隊里選出大學生。獎牌多少一般能反映出國民身體素質,大運會金牌榜是反映出中國大學生的體能優勢,還是反映出中國一些人的思維與人性問題。全世界都不和我們玩的時候,我們覺得好玩嗎?
中國這次有411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18個大項的比賽,實現了滿項報名的目標,沒給中國以外的全世界留下任何機會和生存空間。中國運動員平均年齡22.9歲,雖然本屆參賽年齡限制是18歲到27歲,但接近23歲的大齡大學生一看就能猜出他們的職業化程度。
中國硬是把大運會辦成了全運會,但一場大運會比賽都沒看過的中國人絕對是大多數。體育本是競技項目,你爭我奪才有全民觀賞性,沒有懸念的比賽應該受到抵制。中國經濟規模早就是世界第二了,應該有點自信了,需要用虛假的體育成績來為國爭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