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中美關系、臺海局勢,各位都很關心,咱聊得不多,因為這事兒很重要,很重大,也不好輕易去下判斷。今天我們就看一看基辛格博士,也就是剛剛過了百歲生日的基辛格博士是怎么判斷中美關系的。我看到媒體有個報道是這樣講的,說基辛格警告臺海可能因緊張局勢發生軍事沖突,美中關系已在懸崖之上。我覺得對于臺海沖突這樣的字眼,大家也不陌生,很多人喜歡去夸大潛在的一種沖突,媒體也覺得用這個做頭條肯定是關注度高。
那基辛格原話是怎么說的?咱接下來看一看,他是這么說的,他說按照目前的關系軌跡,也就是中美關系軌跡,我認為可能會發生一些軍事沖突。但我也認為目前的關系軌跡必須改變,這就是說話的藝術,覺得可能發生軍事沖突。客觀的講,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沖突,這放在哪兒都不會有錯。但同時他又指出,應該做出一些改變,就是現在的狀況,不會說這么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各方他都在互動,互動過程中各方都有變化,都不會說默認局勢朝著惡化的方向去發展,不可收拾,我相信各方還是都有理性存在的,這是金辛格第一句話。
圖為美國海軍基辛格第二句說華盛頓和北京,也就是美國和中國,都應該在當前僵局中后退一步,目前的緊張關系已經到了懸崖之上。這兩點關系的確是緊張,竟然在懸崖之上。他也承認現在中美處于一個僵局,因為各種對話無法正常展開。他關鍵提到一點,我覺得這個是有意義的,叫各自后退一步,就是雙方都覺得哪哪有問題,他覺得雙方各自退一步,就像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有點東方式的智慧。這是他講的,那么第三句話,他就是覺得如果中美關系之間發生戰爭,或者類似的是雙方都無法取勝。
圖為美國核導彈這一點我想各家包括各學者甚至普通民眾也都能夠看到,兩個大國、兩個核大國之間如果發生戰爭,即便是某一方獲勝,那產生的后果也是是極其慘烈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無法想象核大國之間發生戰爭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了,可能不僅對于兩國,對于全世界都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這就是說基辛格講的,基辛格講了這么多,不是說憑空的講,是因為美國的彭博社對他進行采訪,彭博社對他進行采訪也不是說突發奇想。是因為有個由頭,這個由頭就是6月17號到18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訪問北京。
這次訪問大家都很有期待,說到底談什么內容,能談出什么成果,雙方在一些敏感的雙邊關系議題上,以及多邊關系問題上,以及俄烏等等世界關注的問題上,能夠得出哪些共同的結論,這是各方都關注的。因此,基辛格接受訪問,其背景就是布林肯訪華。布林肯訪華我想各界都有一些期待,但同時要理性的看,也沒有說期待過高。這次訪問是中美之間的幾場交流,而這場交流本來應該春節的時候就展開的。
圖為布林肯布林肯要來北京訪問,一開始定在春節之前,就有人告訴他,春節之前中國都很忙,就是沒有那么多精力來招待你,他就定在春節以后,結果春節以后就發生了氣球事件,也就是一拖再拖,終于到現在布林肯可以訪華。布林肯訪華會談哪些議題,有什么成果,或者說會對下一步的中美關系有哪些影響,我們到時候再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