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上,紅塔區研和街道玉屏社區新寨村的深井抽水機突然“罷工”,導致整個村民小組出現斷水。該社區監委會委員張飛進和新寨村黨支部書記張開有檢查了已經修好的深井抽水機。
張飛進說:
(相關資料圖)
“新寨村供村民生活用水的儲水池主要依靠這口深井補水,現在即使修好了,抽水能力也大不如前了。”
張開有補充介紹,2009年為解決人畜飲水,在楊梅樹溝打了一口深井,自2018年以來這口深井出水量逐年減少,現在一天24小時斷斷續續只能抽水30立方米。面對這一突發情況,該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及時電話區消防救援大隊。
紅塔區大營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廖豐云道:
“接到求助后,大隊第一時間調派研和街道政府專職消防隊為該村送水。”
為確保群眾喝上干凈水、放心水,該專職消防隊事先對消防車水箱進行了清洗。次日早,為350余名群眾送水25噸的1輛消防車停在了村口,村民們紛紛提桶取水,并對及時送水、送水到家的3名消防指戰員豎起了大拇指。該村距專職消防隊12公里,在確保行車安全的情況下,指戰員5次快速往返于山路間,及時將5車水送到村,幫助群眾盡快渡過難關。
這是駕駛員秦紹龍的深刻體會:
“因消防車車身長、載水重且路況欠佳,開車時注意力要保持高度集中,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現刮蹭等事故……”
5月4日,玉溪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潘玉良為共青團玉溪市委與市消防救援支隊牽頭組建的“玉溪市抗旱救災青年突擊隊暨志愿服務隊”授旗。據悉,作為“市抗旱救災青年突擊隊暨志愿服務隊”分隊的紅塔區消防救援大隊,此次已是授旗以來第3次為轄區群眾送水,力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絕不讓任何一名群眾喝不上水。
自去年秋末至今,紅塔區自然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自2月以來持續高溫干旱。截至4月10日,高溫干旱天氣已導致6個鄉(街道)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3038公頃。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面對旱情,“玉溪市抗旱救災青年突擊隊暨志愿服務隊”分隊——紅塔區消防救援大隊第一時間啟動預案,迅速調集人員裝備,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黨員突擊隊、團員突擊隊模范帶頭,全員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災工作。僅5月4日至16日,全區消防救援隊伍抗旱送水保民生就出動5次,出動車輛7輛(次),出動人員26人(次),送水155噸,解決1050余名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
紅塔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民生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大隊、站成立由主官擔任指揮長的消防抗旱救災指揮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
旱情持續,時刻繃緊火災防范這根弦,及時研判旱情特點,掌握形勢變化和任務重點,朝前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
落實“一體化”值班值守要求,建立旱情信息直報機制,每日收集分析全區消防救援隊伍抗旱救災信息情況,加強一線指揮調度和跟蹤督導,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災情情況、第一時間快速反應。
針對紅塔區有重旱至特旱的實際,大隊黨委委員、大隊主官掛點督戰,深入實地指揮抗旱送水工作,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在確保一線執勤力量充實的基礎上,2個城市消防救援站調配1車5人專門保障復工復產紅塔工業園區、企業、農村抗旱保苗基本用水,充分發揮7個鄉街道政府專職消防隊點多面廣、車小輕便、機動靈活的優勢,主動向旱情最重、地勢最偏、需求最急的鄉鎮村莊傾斜延伸,不間斷保障偏遠山區和農村地區群眾民生用水。
針對關系民生重點企業和“老、弱、病、殘”特殊群眾缺水的實際,大隊建立“一對一”服務保障機制,實行免費送水和應急救助服務,同步開展消防安全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不斷強化群眾安全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
同時,全區消防救援隊伍全面強化應急準備。圍繞主汛期將至、旱澇急轉的形勢,優化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加強2支水域救援站級分隊,切實從思想上、戰術上、裝備上做好防范應對準備。
圍繞森林火險等級較高的形勢,組織隊伍對森林火災致災機理、裝備、技戰術等進行專題學習、專業培訓和實操實訓,扎實開展林區重點目標、水源設施、周邊情況熟悉工作,加強與地方撲火隊的聯勤聯動聯訓,確保一旦遇有森林火災,有效開展周邊保衛、供水保障、物資調運等工作。
▌來源:玉溪消防
▌編審:法青林
▌復審:張繼升
▌編輯:趙珺珺、李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