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 >

            川渝聯合,老百姓的餐桌上多了這條“魚”2023-05-25 16:18:52 | 編輯:admin | 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資料圖片)

            川渝是美食天堂,如今又多了一道!上游新聞記者今(24)日從雙城辦獲悉,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3年通過審定的17個水產新品種,“川江1號”位列其中,這也是川渝地區自主培育的首個通過國家審定的長吻鮠新品種。

            長吻鮠?這個名字你可能很陌生。如果說起它的別名“江團、肥沱、鮰魚”,那你就很熟悉了。江團是我國長江水系中名貴經濟魚類之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被譽為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但江團的價格一直都很高,在餐館點一道江團需要上百甚至幾百元,一般只有請貴客吃飯的時候才會點這道菜,平日老百姓的自家餐桌上很少出現該魚的身影。

            “川江1號”的培育前后共經歷了40年時間,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就把繁育馴養“江團”作為主攻方向。近年來,通過在不同地區的生長養殖對比試驗發現,在相同養殖條件下,“川江1號”同未選育長吻鮠相比,生長速度提高近30%,生長速度更快,可大大縮短商品魚上市周期。

            今年3月,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專家現場驗收,專家們一致同意,“川江1號”通過現場審查。審查通過后,將加快新品種的推廣力度,讓養殖戶把收益搞上去,吃魚的成本就可以降下來,川渝人民的“江團自由”很快就要到來!

            除了共同培育美味江團外,川渝還共建起了特色食品實驗室。實驗室于2021年7月正式掛牌運行,由位于重慶的西南大學和位于四川的西華大學共同建設。第四代綠色毛肚加工技術就是在該實驗室誕生的,雙方還合力進行冷吃兔的研發,讓川渝人民“吃”得更好。

            上游新聞記者 陳瑜

            編輯:鄧晞

            責編:孫瓊英

            審核:吳忠蘭

            關鍵詞

            上一篇:樂華上市后首份財報,「造星工廠」光環失靈? 最后一頁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