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寧華)首次引入“賽訓融合+賽證合一”的概念,讓參賽企業和選手把更多好的項目帶來,把新的技術和技能提高帶回去,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8月11日,“強國復興有我——浦東新區‘四高’競賽系列之一的2023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此次大賽由浦東新區總工會聯手區發改委、區科經委、區教育局、區人社局、區團委等單位共同舉辦。
圖說:2023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主辦方供圖
(相關資料圖)
面向全國征集參賽團隊
此次大賽面向全國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企業職工、高校教師學生、科研機構、創業團隊等。以團隊形式報名,每組不超過3人。目標是征集120支團隊參賽。目前已預報名高校包括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上海杉達學院、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此外,部分在滬知名企業已經表達了強烈的參賽欲望,并與組委會展開了對接。
今年大賽競賽環節包括賽前培訓、初賽、決賽等3個階段。即日起,凡報名的參賽隊伍將得到完善的賽前培訓,初賽于9月上旬舉行,最終將有10支隊伍進入決賽圈。決賽以現場路演形式舉行,全程通過愛奇藝、百度、嗶哩嗶哩、抖音、微信等平臺進行現場直播,時間另行通知。大賽設團隊獎10名,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獎4名。另設優秀組織獎5家。
大賽技術賦能企業創新發展
張江科學城綜合黨委副書記、張江園區總工會負責人陸勤介紹,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已經涉及各個行業領域,但是很多優秀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方案仍然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和推廣。這些成果需要進一步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動社會和產業的發展。本屆大賽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推動大賽技術賦能企業創新發展。大賽更加注重對于公司、企業或創新團隊的服務,和對參賽選手和企事業單位員工的技能的提升,首次引入“賽訓融合+賽證合一”的概念,參與競賽培訓的選手可獲得由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頒發的專項培訓證書,其中獲獎的優秀選手將由組委會向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推薦,免費參加人工智能訓練師職業技能等級鑒定?!氨緦么筚愊M麖亩喾轿淮蛟煲粓龈傎惗鄠€活動、賽訓融合多個出口、讓參賽企業和選手把更多好的項目帶來,把新的技術和技能提高帶回去,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标懬谡f。
其次,賽事覆蓋面更廣。“2023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首次開放賽道,將原先按照固定行業領域設計賽道的思路調整為按照方法過程設計兩個完全不同的賽道,即醫療人工智能賽道和人工智能應用成果轉化賽道。醫療人工智能賽道根據臨床和實際應用需求,聚焦醫療健康行業的痛點難點堵點,依托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臨床輔助決策、精準醫療、智能服務等醫療應用方面探索應用,挖掘培養一批技術先進、普適性強、應用價值高的醫學人工智能應用(產品)。人工智能應用成果轉化賽道設置的目的是鼓勵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果轉化與商業化,征集項目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創業項目、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
此外,大賽還積極對接社會資本,注重產業轉化。據大賽組委會專家介紹,將推薦優秀項目申報市、區兩級職工科技創新評比,協助申報浦東新區(人工智能)產學研專項資金等。對大賽中已具備一定潛力和價值的創新企業,由大賽組委會牽頭對接孵化器助推企業發展。針對大賽中已具備實際應用條件且技術路線較成熟的優秀項目,由大賽組委會牽頭對接需求采購方或社會資本,進一步對項目投入研發或產業轉化。
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人工智能在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應用產品不斷豐富。浦東新區作為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制度創新、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效。
據了解,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已連續舉辦4屆,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助力上海打造人工智能產業新高地方面,做出了較大貢獻。大賽從最早的創新應用賽,到進校園進企業和園區,從線下講座沙龍到線上直播聯動實訓中心,大賽正快速成長并推動著人工智能行業的普及,累計吸引近30萬名職工參與,是浦東地區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之一,被譽為浦東新區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風向標、應用展示臺、產業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