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療發達了,我們也不再向過去那樣對孕期飲食一無所知或只是盲目的按照傳統方式進補了,不過隨著現代營養學和醫學的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迷茫,看著琳瑯滿目的孕期補品和各種各樣的說法,往往無所適從。所以,這里我們就聊一下孕期需要注意的營養事項。
【資料圖】
01,膳食均衡是王道
我一直堅持一個基本的觀點,那就是任何孕期的營養補充,都是錦上添花式的,而我們必須首先著重考慮的是織造這篇錦。而這個錦,就是膳食均衡。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其實背后的根本道理之一就在于我們的健康首要來源是飲食,作為營養的來源,食物的均衡是非常基礎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科學合理的膳食能夠有效的改善健康狀況,增強抵抗力,抵御疾病,還可以進一步滿足寶寶發育的營養需求。
為了推動膳食平衡,中國營養學會推出了《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以此來推動日常合理的膳食。基本上分為糧食類供給我們需求的糖類、蛋白質和纖維素,肉魚蛋大豆類用于補充機體需要的蛋白質、脂肪,水果和蔬菜類用于補充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奶和奶制品補充蛋白質、脂肪等。當然,上述的每一分類都同時在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這種膳食平衡可以參照膳食平衡寶塔,按照比例提供各種營養,保障機體的需求。
對于寶媽來說,孕期的膳食均衡尤為重要,由于膳食不合理導致的健康狀況不佳甚至需要醫藥的輔助等情況,后者更是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為避免這種情況,一定要維持膳食平衡,改正挑食厭食等不良習慣,這樣才能為寶寶發育提供一個基本的、正常的母體狀態,這就是“錦”。
當然,在這個錦的基礎上,添花也是有必要的。畢竟和一般成人不一樣,孕期的寶媽,不僅是一個人吃,兩個人用的問題,更是涉及到了兩個發育方式,對于成人來說,往往維持好營養均衡即可,但是對于肚子里的寶寶來說,他們正處于胚胎發育的過程,這和成人不大一樣,因此對某些營養的需求要超過了成人,導致妊娠期婦女各種營養素需求量激增,普通飲食已經難以滿足需求,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額外的進步來滿足寶寶發育的需求。也就是我說的“添花”。那么,有哪些花需要“添”一下呢?
最常見的有兩種:葉酸和DHA。這兩者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畢竟這也是近些年來醫生和營養學家們反復強調需要補充的內容,這里我們簡單的說一下。
02,葉酸
葉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缺乏葉酸會導致神經發展和其他先天性畸形的發生,還會導致早產等嚴重情況。而我國育齡婦女缺乏葉酸是普遍現象。正因為如此,為了推動優生優育,減少嬰兒發育不良情況,避免畸形出生,從2009年期,國家開始通過計劃生育和婦幼保健系統開始廣泛推進葉酸補充,尤其是對農村育齡期婦女,更是免費發放葉酸。對于廣大城市里生活的孕期婦女來說,補充葉酸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03,DHA
DHA更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營養物質,屬于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家族中的一員。它是神經系統細胞發育的重要元素,更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腦皮層中的含量達到了20%。因此也被人們稱作“腦黃金”。在視網膜中,DHA的含量更高。對于嬰兒來說,無論是大腦還是視覺系統,都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大量的DHA,這對于妊娠期寶媽的營養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正因為如此,補充DHA已經成為了廣大醫生和營養學家的共識。
因此,對于孕期的寶媽來說,補充葉酸和DHA是基本的,畢竟寶寶大量需求,而我們成人的膳食均衡里不包括這二者。
04,鈣
當然如此之外,還有一些內容容易被忽視,但本身又很重要。典型的就是鈣。
說到鈣,相信各位都十分熟悉,這是和骨骼發育有關。當然,事實上鈣的意義不只是骨骼發育,它本身是細胞中重要的成分,是許多酶的結構物質,同時也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和毛細血管通透性的重要成分。
正常情況下,我們飲食足夠補充我們鈣的需求,然而,就像上面所說,對于孕婦來說,她們對鈣的需求量猛增,于是就出現了缺鈣的現象。一旦缺鈣,對孕婦來說容易造成骨質疏松,而對于寶寶來說,則會導致其骨骼發育受到影響,因此補鈣也是孕婦常見的操作之一。
然而單純的補鈣卻有一些意外的結果,那就是孕婦依然會出現相當比例的骨質疏松,而且更為麻煩的問題在于,很多不該有鈣的地方,卻出現了大量的鈣,比如典型的是,隨著大量的補鈣,血管鈣化、軟骨鈣化、角膜鈣化的現象都出現了,而一些人甚至出現了骨質增生、骨刺以及一些內臟的結石,比如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等,這一點在2017年,一篇發表在頂級醫學雜志《JAMA》上的研究更是顛覆了補鈣的神話,此外,來自醫學頂刊《lancet》的研究也支持相應的說法。
這些頂級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讓很多人對補鈣產生了懷疑,難道這些年我們補鈣是錯了嗎?明明缺鈣啊。
05,為什么傳統補鈣會導致鈣在人體亂竄
進一步研究才發現,原因在于:鈣,并不是智能的!對于身體來說,無論什么來源的鈣,它都會吸收,而且不分組織,于是,當鈣大量進入后,那些本來需要鈣的組織可能并不能收獲太多的鈣,而那些不是特別需要鈣的組織反而積攢了大量的鈣,可以說是旱的旱澇的澇。為什么骨骼不能大量吸收這些鈣呢?
原來,從鈣變成人體需要的骨鈣,必須通過一種稱作骨鈣素的蛋白質進行結合才可以發揮作用。然而,正常成骨細胞分泌的初始骨鈣素缺乏生物學活性,必須依賴一種額外的物質才能激活。這種物質就是維生素K2。維生素K是一種和凝血有關的維生素,丹麥生物化學家亨里克·達姆和美國化學家愛德華·阿德爾伯特·多伊西因為發現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而獲得了194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1975年,pettifor研究發現,如果孕婦缺乏維生素K2那么就會導致寶寶出現腳趾發育異常等骨骼畸形。進一步證實,維生素K2對于骨骼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決定鈣被骨鈣素結合而發揮作用的關鍵。
這樣,就解決了科學家們之前遇到的問題,,是因為這些鈣沒有結合維生素K2而導致無法有效形成骨鈣,于是在血管等部位形成錯誤沉積。
所以,補鈣是肯定沒錯的,但是不僅僅要補鈣,還需要補充維生素K2,這樣才能避免鈣在體內的冗余沉積,而變成有目的性的在骨骼沉積,變成骨鈣。
06,維生素K2怎么獲取呢?
首先最常見的自然是食物來源了。維生素K在動物性食品和發酵食品中比較豐富,所以,大家要保證一定量的肉類攝入,這樣才能幫助增加我們正常維生素K2需求的補充,雞蛋也是一個很好的維生素K2來源,尤其是蛋黃中也是富含維生素K2的,所以可以日常吃個雞蛋(別擔心雞蛋對膽固醇的作用,其實并沒那么顯著)。當然了,一些發酵食品也是富含維生素K2的,比如酸菜等。
當然,現在也有額外補充維生素K2的制劑。感謝諾獎得主們對維生素K的研究,使得我們并不單純依靠食物,而是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維生素K2,這樣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補充維生素K2。
當然,對于孕婦來說,單獨買各種可能覺得繁瑣,聰明的商家自然也想到了,于是就有干脆一次性把葉酸、DHA、鈣,維生素K2等全部放入產品里的做法。
這樣一次性省事解決孕期補充營養的需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于孕婦來說,寶寶可以說是大于天的存在,因此每一項事情都讓很多人著急擔憂。總體上,注意膳食均衡,并輔助對應的營養補充,那么其實是不用特別擔心寶寶的發育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