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第三季度營收破200億大關,晶澳科技如何“大象起舞”?2022-10-31 08:30:24 | 編輯:admin | 來源:證券之星

            今年以來,在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光伏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多家光伏企業三季度業績超預期,晶澳科技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業績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實現營業收入493.24億元,同比增長89%;歸母凈利潤32.90億元,同比增長150.66%。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年三季度營業收入208.55億元,首破200億,繼2021年第四季度首破100億后,僅跨兩個季度就完成單季200億目標。


            (資料圖片)

            產能加碼助力業績高增

            盡管組件廠商處于上游硅片成本攀升以及下游發電平價上網政策約束的雙重擠壓下,晶澳科技亮眼的業績無疑再度驗證了該公司高成長性。營收增速連續十二個季度實現正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提高,第三季度銷售毛利率環比上漲1.73個百分點至13.44%。

            當前,光伏行業持續高景氣度,市場需求居高不下。

            下游需求向好刺激全產業鏈擴張步伐加快,晶澳科技緊抓市場機遇,持續加碼全球化拓展及產能擴張,進一步激發公司高增長潛力。透視財報不難發現,垂直一體化產能持續擴張成為晶澳科技盈利能力大幅增長的催化劑之一。

            數據顯示,晶澳今年累計投資金額已逾200億元,各環節產能規模穩步增加,在海外產能布局上也已完成東南亞硅片、電池和組件的一體化產能建設,全球供應能力不斷提高,進一步滿足全球市場客戶需求,帶動盈利能力提升。報告期內公司組件海外出貨量占比約64%。

            作為上市公司,晶澳科技亮眼的業績背后,與借助資本市場加碼產能擴張密切相關,一體化產能擴張對盈利能力具有正相關的帶動作用。自2019年回歸A股以來,晶澳科技先后于2020年及2022年推出定增方案。隨著募投項目的陸續落地,公司組件產能翻番,由2020年的23GW擴增至2022年規劃50GW的產能,由此帶動同期歸母凈利潤由2020年的20.34億元增長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32.90億元。由此可以預見,在新一輪百億量級可轉債募投項目的加持下,晶澳科技的盈利能力無疑將更上一個臺階。

            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從此輪原材料漲價潮來看,光伏企業的垂直一體化程度與其成本控制能力成正比,產業鏈較短的組件企業更容易因供應鏈價格波動導致盈利水平受損。提高一體化率是組件端降本的方式之一,而相較于同行而言,晶澳科技一體化率高達80%,高于同業公司水平,因而在產業鏈的利潤分配上取得成本優勢。

            全產業鏈運營也助力公司持續降本。公司各生產環節從排產供應、質量管控、物流運輸和發電應用等方面協同運營,產能利用率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產品生產效率得到提高,產業鏈協調也可充分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在行業中的議價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減小了中間環節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增強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在加大一體化布局的同時,晶澳科技還不斷提高制造能力,提升自動化水平等措施,通過實時檢測、能耗監測、物流傳感等控制和傳感技術,對生產制造全流程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分析,進一步提升產品效率、持續控制降低可變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得益于一體化產能提升,晶澳科技組件開工接近滿產,成本持續降低;同時N 型組件開始交付,溢價 1 毛左右,盈利結構改善;此外東南亞產能逐步釋放,享受高價格和美元升值帶來的收益,在硅料價格穩定高位的情況下,公司單瓦利潤超市場預期。

            業內人士分析稱,得益于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攤薄,晶澳科技費用管控向好,期間費用率呈逐年下降趨勢。2022年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率下降 3.55 個百分點至 4.69%。在毛利率提升及期間費用率下降的雙輪驅動下,同期實現凈利率6.88%,較去年同期上升1.68個百分點,公司業績超市場預期。

            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同時也晶澳科技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和壯大的資產規模,助力其穿越行業周期。報告期末,公司實現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25.24億元,同比增長270.82%??傎Y產為761.89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33.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51.55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52.51%。

            晶澳科技所處的光伏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在重資產運行模式下,積極順應光伏政策和把握行業周期,通過做大資產、做大經營,以單瓦盈利能力領先于同行的走勢正演繹著“大象起舞”的姿態。

            技術實現跨代性提升

            光伏行業因特性需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改進,以逐漸實現平價上網。光伏電池片是光伏產業鏈中技術迭代速度最快的,隨著n型電池、鈣鈦礦等新興電池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光伏行業也進入到新一輪的技術窗口期,因此擁有技術壁壘的光伏企業有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作為最早導入PERC電池生產線的廠家之一,晶澳科技電池技術優勢顯著,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主流技術路線n型電池轉換效率從2020年試產近24%突破至2022年上半年倍秀的25%,實現跨代性進步。目前公司n型高效組件陸續開始交付。異質結高效電池研發項目中試線已投產。

            隨著電池技術的成熟,晶澳科技n型產能落地步伐持續加快。目前已有寧晉1.3GW投產,6GW項目將于年底投產,曲靖和揚州各10GW預計2023年上半年陸續投產。中泰證券指出,TOPCon將成為2022-2023年電池擴產的主流路線。TOPCon優秀的盈利能力將對產業資本形成較大的吸附效應,進而對其他電池技術路線形成擠壓態勢。

            作為n型電池領域率先布局投產的先行者,晶澳科技領先優勢產能的搶先落地,規模化進程持續加快,使其在鞏固電池領域行業地位的同時,也將在n時代迭代熱潮的成長機遇中充分受益。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研發中心還在積極研究和儲備IBC電池、鈣鈦礦及疊層電池技術等代表電池發展未來的技術路線,保持核心技術領先競爭力,實現未來更高功率組件的遠景規劃,這自然也將促使其在未來新技術迭代浪潮中占據領先地位,從而斬獲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行業賽道景氣延續

            展望第四季度,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硅料產能的逐步釋放和光伏裝機高峰的來臨,行業的高景氣度有望得到延續,晶澳科技今年業績有望創下歷史新高。中長期來看,受益于光伏行業向高效低價低碳方向的發展,原材料價格迎來拐點,電池轉換技術效率提高,產能得到持續釋放,晶澳科技未來業績或將持續呈上升趨勢,考慮到未來高成長性,晶澳科技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同時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展望未來,晶澳科技緊密圍繞服務國家戰略與實體經濟,持續聚焦“雙碳”戰略,提升研究成果應用成效,在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提升光電轉換效率等方面增強產業賦能水平,為國家綠色能源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展望未來光伏市場,晶澳科技輪值總裁認為,2023年光伏市場需求有望再度超預期,光伏行業高景氣度確定性強。一方面,隨著多晶硅新增產能釋放,2023年硅料供應充足,硅料價格將進入穩步下降通道,組件價格相應下降,將進一步刺激終端裝機需求。另一方面,全球各國碳中和目標穩步推進,能源轉型利好政策紛紛出臺,光伏有望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進入快速發展期,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超過500GW。

            上一篇:環球滾動:三夫戶外:公司根據X-BIONIC品牌定位和發展階段制定相應的品牌推廣計劃并選擇代言人 全球微頭條丨力生制藥:公司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已于2022年10月29日公告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