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多浦樂毛利率下滑明顯:研發弱于同行,還被重要股東起訴知情權2022-10-28 08:36:22 | 編輯:admin |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港灣商業觀察》王心怡 李鐳

            10月28日,廣州多浦樂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浦樂)創業板IPO將迎來首發上會。能否上會成功,成為上市進程中的關鍵一步。


            (相關資料圖)

            官網顯示,多浦樂是一家專注于超聲設備及超聲換能器(探頭)研發、制造的無損檢測品牌。

            公司主營產品包括工業超聲相控陣檢測設備、自動化檢測設備、超聲換能器、定制化檢測分析軟件及其他檢測配套零部件等,形成了從超聲換能器、掃查裝置等檢測配件到各類型檢測儀器,從便攜式超聲相控陣檢測設備到自動化檢測系統,涵蓋各細分領域應用解決方案及培訓服務的全鏈條業務體系,服務于特種設備、軌道交通、能源電力、鋼鐵冶金、航空航天、核電、新能源汽車、第三方檢測機構和高等院校等領域。

            01

            毛利率下滑明顯,研發費用率偏弱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多浦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656.52萬元、1.28億元、1.50億元以及6942.54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362.73萬元、5157.09萬元、6422.32萬元以及2596.36萬元;毛利率分別為75.31%、75.92%、76.69%以及70.82%。

            以最新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數據,與去年同期為75.45%相比,多浦樂顯得下滑頗大。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5.37%、76.03%、76.74%以及70.84,公司表示,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較2021年下降5.9個百分點,主要是受自動化檢測系統的毛利率的波動所致。

            由上圖不難看出,報告期內,對多浦樂毛利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兩大業務,無損檢測設備毛利率分別為86.33%、82.62%、86.73%以及74.60%;超聲換能器毛利率分別為71.50%、72.96%、71.57%以及70.16%,無損檢測設備對毛利率的貢獻超過四成,這三年半的時間整整下滑了11.73%。

            有市場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如果主營業務毛利率在一定時期都呈下滑態勢,可見公司主營業務在市場上的波動性較大,公司的經營壓力及盈利能力無疑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多浦樂的研發費用一直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多浦樂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4.56%、11.16%、11.89%以及14.47%,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16.24%、14.02%、13.90%以及17.40%。也就是說,所有報告期內,多浦樂研發費用率都顯著弱于同行可比公司。

            多浦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總體保持穩定,與行業平均水平接近。公司對研發支出建立了嚴格的核算管理制度,在研發活動開展初期對項目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合理評估研發項目預算及推進計劃,確保研發活動運轉效率。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共計擁有專利52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軟件著作權34項。

            02

            多方面內控存疑,被重要股東起訴知情權

            投資者或許還需要關注的是,多浦樂存在多方面內控問題。

            此前審核問詢函也提到,2018年至2020年,實際控制人為公司墊付員工工資及費用金額分別為232.29萬元、182.76萬元和206.40萬元。同時,多浦樂還存在第三方回款和資金拆借的情形。

            企查查顯示,2019年7月26日,蔡樹平與多浦樂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件開庭,由于民事裁定未能公開。據悉,公司招股書中也多次披露了蔡樹平在不同時期的持股比例,蔡樹平目前仍持有公司股權10.98%,位列第二大自然人股東。

            難免引發外界猜想的是,身為如此重要股東的蔡樹平何以與公司來了場知情權糾紛的案件?這一來龍去脈到底為何?

            企查查還顯示,2019年12月13日,多浦樂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公司淪為被執行人,執行法院為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執行標的為23314元。

            前述市場人士認為,股東間矛盾糾紛以及被執行人都屬于重大事項,且還在報告期內,即便已經成為歷史往事,但仍有必要在招股書或相關說明中予以披露。

            此外,多浦樂控股的廣東多浦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初,但2016年時,公司則發生了經營異常現象,當年7月14日被汕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未在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目前該公司已經被注銷。(港灣財經出品)

            上一篇:天天亮點!"擁硅為王"!千億硅料龍頭前三季暴賺150億,單季凈利創新高!10月三筆訂單近2000億 最新消息:海峽股份:公司所掌握的徐聞海峽數據已披露在2021年9月份發布的出資組建合資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中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