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億晶光電開盤漲停報6.33元,目前封單514739手。截至發稿,成交6973萬元,換手率0.94%。
昨晚,億晶光電公告,擬在全椒縣經開區投資建設年產10GW光伏電池、10GW光伏切片、10GW光伏組件項目,其中一期1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電池項目計劃于2022年10月動工,投資金額約50億元。
看到這則公告,小編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公司可以啊,多線開工,光伏產業鏈一把抓啊,厲害厲害。
(資料圖片)
而再一看其官網。據介紹,公司主營業務為晶體硅(單/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和電池組件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光伏發電業務,擁有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是國內率先實現垂直一體化生產的光伏企業,具備約10GW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能力。公司同時具備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的成功經驗,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至光伏電站領域。
眾所周知,現在光伏產業鏈內卷競爭加劇,謀求垂直一體化生產成了不少巨頭的發展方向,此前通威進軍組件的事更是鬧的沸沸揚揚,A股市場也是有所動蕩。
這么來看,億晶光電作為國內率先實現垂直一體化生產的光伏企業應當是相當出彩了。
不過如此“出彩”的公司怎么名氣不顯呢?于是在經歷一番了解后,盲生發現了華點。
垂直一體化布局“底氣不足”
業績方面,億晶光電8月19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34.65億元,同比增加93.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362萬元。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雖然公司毛利率依然較低,但確實有了回暖的跡象,這也是使得其在業務暴增的背景下在歸母凈利潤連續虧損三年后終于實現了扭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歸母凈利潤實現了扭虧,但其扣非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億晶光電實現扣非凈利潤-2019萬元。
此外,公司雖然賬面資金不少,堪稱財大氣粗,但經營現金流的情況不甚樂觀。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2.274億,而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的狀態已持續了一年多時間。
而賬面資金也是“來之不易”,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每個季度億晶光電都在到處籌資。
雖然業績再逐步回暖了,但問題來了,所謂的垂直一體化居然也就這個業績?就這么不掙錢?毛利率這么低?到底什么情況?諸多疑問撲面而來。
而答案在其半年報中。
其半年報中提到,公司主要業務范圍包括晶棒/硅錠生長、硅片切割、電池制備、組件封裝、光伏發電。公司的晶棒/硅錠生長、硅片切割、電池制備業務主要是為公司后端的光伏組件生產配套,公司致力于銷售產業鏈下游的最終產品光伏組件,目前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停產了原有硅棒、硅片環節的落后產2022年半年度報告7/137能,電池片是否對外銷售及銷售數量主要由公司根據組件的生產、銷售訂單情況以及電池片的市場情況而決定及調整。因此,公司的業務競爭領域主要為光伏組件市場。
簡單來說,億晶光電所謂的全產業鏈布局主要還是服務于光伏組件業務,而所謂的垂直一體化布局多少有些“底氣不足”。這或就是其毛利率長期處于較低水平,甚至一度為負的主要原因之一。
畢竟,硅料才是目前公認的光伏產業鏈最掙錢的環節。不過,本次公告中對該業務并未有涉及,這也有些讓人無法理解,最掙錢的反而不做?
一股東“清倉式”減持
9月5日晚間,億晶光電公告,持股5.71%的股東荀建華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71%。
億晶光電9月5日公告,持股5.71%的股東荀建華計劃自本次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68,163,216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71%。
任澤平表示看好
9月1日上午,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團隊一行來到億晶光電參觀調研,參觀了億晶光電5GW高效晶硅電池車間,對億晶光電進行了細致深入地了解。在聽取了關于億晶光電的發展歷程、項目案例、電池制造工藝流程等內容后,任澤平對億晶光電智能、先進的生產流水線贊賞不已。
隨后在座談交流期間任澤平向唐駿總裁詳細了解了光伏產業的發展狀況及億晶光電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任澤平指出,公司的發展定位正確,符合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碳中和、碳達峰的戰略目標,新能源賽道發展前景廣闊,億晶光電具有后發優勢,相信在唐駿總的帶領下能成為行業領先的品牌企業。
唐駿總裁指出,目前光伏行業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上下游合作不充分,同時在資本的驅動下技術革新迅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億晶光電將努力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同時布局產業鏈一體化,以新技術的比較優勢快速拓展市場,力爭盡快躋身行業前列。
同時唐駿認為,澤平宏觀為國內財經金融垂類的頭部媒體,以專業口碑贏得廣泛認可,希望任澤平團隊繼續為中國產業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此舉,未免有些相互吹捧的嫌疑。
機構研報止步于16年
彼時太平洋證券研報給出了幾個觀點,1,光伏行業進入快車道,公司產品出貨將會持續提高;2,光伏上中下游產業鏈完整,成本內化有利于業績提升;3,研發能力突出,產能不斷提升,有力保障業績高增長;4,光伏電站并網驅動高成長。
最后分析得出結論:在光伏行業支持性政策不斷釋放和技術進步的背景下,公司組件規模不斷擴大,研發實力較強,有望迎來持續性增長。預測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別為0.49和0.59,給予“買入”評級。
相信當時太平洋證券也沒想到,16年竟然成了億晶光電的巔峰。
如今,在光伏行業高景氣的加持下,億晶光電能否重回巔峰還得打個問號,而擴產之余或許還需留意產能過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