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中短期大漲的“妖股”并不少見,實控人失聯的同樣大有人在,但像ST曙光這樣股價短期大漲之后實控人突然失聯的妖股,倒是難得一見。
(資料圖)
9月13日晚,ST曙光一紙公告披露,該公司無法與實際控制人張秀根取得聯系,但與控股股東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溝通正常。
(來源:巨潮資訊)
就在當天,上交所火速對這家一個月股價翻番的妖股下發監管函,要求公司說明實控人失聯原因。
(來源:巨潮資訊)
事實上,ST曙光的混亂,并不僅僅是實控人突然失聯這么簡單,該公司控股股東持有的部分股份也有被法拍的可能。根據該公司9月5日的公告,公司通過京東拍賣及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獲悉,控股股東華泰汽車持有公司9789.5萬股無限售流通股股票將被拍賣,以清償債務,該部分股權占公司總股本14.49%。
除了股份可能被拍賣之外,ST曙光還面臨著大小股東互掐的問題。此外,該公司已于五個月前戴上了ST的帽子,并且上半年扣非后錄得1.13億元虧損。不過根據退市新規,因其營收一直保持在1億元以上,所以它目前并不會退市。
截至9月13日收盤,ST曙光以漲停收盤,報每股7.22元,這也是最近22個交易日中的第18個漲停板。如果從年內低點3.10元起算,目前的累計漲幅已經超過130%。
“消失”的實控人
根據ST曙光9月13日的公告,公司自2022年8月中旬以來便不能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張秀根先生取得聯系,但與控股股東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溝通正常。此外,張秀根目前未在公司擔任職務,也不參與具體生產經營活動。公司目前一切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ST曙光在前述公告中還指出,實控人無法取得聯系,對于公司控股股東華泰汽車持有公司的9789.5萬股無限售流通股拍賣結果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同日,上交所也針對實控人失聯的問題,向ST曙光發送了監管工作函。上交所在函件中,對ST曙光提出了核實失聯原因、核查內幕交易信息、充分揭示股份司法拍賣風險、以及合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要求。上交所還要求,ST曙光的控股股東華泰汽車應明確說明無法與實控人張秀根取得聯系的具體時間。
華泰汽車持股或被法拍 能否成行尚未可知
根據ST曙光9月5日的公告,該公司控股股東是華泰汽車集團,手中目前持有1.335億股,本次拍賣是由北京成方匯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申請的,原因是借款合同糾紛,涉及拍賣的數量為9789.5萬股,占其持股比例超過七成。而根據該公司2022中報的十大股東名單,倘若上述拍賣股份全部由同一人買下,ST曙光將就此易主。
(來源:同花順iFind,ST曙光十大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企查查的企業數據,拍賣申請人北京成方匯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為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而匯達資產托管的兩大股東均與信達資產有所關聯。
(來源:企查查)
另外,這次法拍的起拍價,也顯著低于當前市價。根據錦州市中院公布的拍品信息,上述9700余萬股的起拍價為4.14億元,折合每股4.2345元(8月3~30日的股價均值),僅相當于9月13日收盤價的五八折。
(來源:京東司法拍賣平臺)
不過本次拍賣能否如期進行,還要取決于華泰汽車方面的下一步。根據前述ST曙光9月5日的公告,控股股東華泰汽車認為錦州市中院既未對華泰汽車生效裁判文書項下的任何抵押擔保財產啟動評估程序,也未進行優先拍賣,就直接進行曙光股票的拍賣,損害了華泰汽車的正當權益。因此,華泰汽車將啟動相關法律程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互不認賬”的大小股東
之所以說大小股東互不認賬,需要追溯到ST曙光此前的一樁收購。根據中國基金報的報道,ST曙光此前曾發布公告,擬出資1.32億元從控股股東華泰汽車子公司天津美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手中收購奇瑞S18、S18D車型的技術,用于開發生產純電動轎車及SUV,加快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進展。
對ST曙光的收購之舉,部分中小股東并不“買賬”,他們認為上述車型競爭力不明,能否實現正常生產存在不確定性。為此,這些小股東選擇了召集臨時股東大會,并通過包括終止相關資產購買的議案,以及罷免公司相關董監事的方式進行維權。但華泰汽車方面并不認可上述臨時股東大會的效力,而且還要對相關方面提起訴訟,目前判決結果尚未出爐。
總而言之,ST曙光當下的大幅上漲,與此前ST洲際的無厘頭炒作可以說是如出一轍,本質還是資金“炒小炒差”的慣性,但是能夠持續多久,恐怕就要打個問號了。對于投資者而言,投資時應保持理性,謹慎行事,追買此類連續漲停的ST股票風險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