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 >

            每日熱門:光伏組件招標“天量”背后:龍頭業績向上毛利向下,硅料價格乃破局關鍵?2022-08-31 21:33:44 | 編輯:admin |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8月31日訊(編輯 劉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8月,各大企業發布的光伏組件招標規模已近100GW,是2021年全年招標量2倍有余,再創歷史新高。組件價格徘徊在1.85-2元/W之間,較2021年初上漲超30%


            【資料圖】

            據北極星電力網報道,開年以來,在市場良好預期之下,央國企等開發企業火力全開,前2月時間內(包括12月底),便已祭出超40GW的光伏組件招標。在明確中標規模的約60GW組件集采中,晶澳科技一馬當先拿下超10GW訂單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緊隨其后,分別拿下9.6GW和5.3GW訂單,同時,以一道新能、環晟光伏、錦州陽光為代表的后起之秀奮力直追,中標規模明顯增長。

            光伏產業鏈由上至下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四大環節。組件上游主要是各種原材料和光伏組件設備供應商,下游包括光伏電站開發商、承包商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經銷商,其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全球各國對可再生能源裝機需求的增長

            IRENA預測,2050年,可再生能源能源發電結構占比預計提升至86%,全球光伏裝機容量有望達8519GW,顯示行業巨大發展空間。東亞前海段小虎指出,在保守預期下,預計2022年全球光伏組件市場規模將達521億美元,同比增長67%。根據CPIA數據,從出口量來看,我國作為光伏組件第一大出口國,2018-2021年出口量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3.9%,2022年上半年的組件出口量達78.6GW,同比增長74.3%

            半年報同環比雙增 出貨量排名座次微調 一體化成內卷終極形態?

            在海內外需求猛增下,半年報顯示,光伏組件龍頭上半年業績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晶澳科技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近140%,增速排名第一;隆基綠能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速不足30%,但二季度凈利環比增速為43%,排名第一。就出貨量而言,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以18.21GW和18.05GW蟬聯冠亞軍,而一季度排名第四的隆基在二季度實現了反超,以18.02GW的出貨量排名前三。但前三名組件出貨量整體相差不大,數據對比不超過1GW。

            從產能結構來看,組件廠可以分為三類:自己既做硅片、也做組件的龍頭,如隆基、晶科能源;組件業務為主,硅料、硅片業務還未成規模的大公司,如東方日升、天合光能;以及眾多只有組件業務的中小規模廠商

            中原證券分析師唐俊男8月16日發布的研報指出,垂直一體化是中游光伏制造廠家的普遍選擇。組件企業通過向硅料、硅片等環節的專業化企業進行上、下游領域延伸或與一體化廠商建立合資、參股等方式的合作關系補齊產業鏈短板。此前產能鏈僅覆蓋“電池+組件”兩端的天合光能6月17日亦公告,計劃在青海省西寧投建年產30萬噸工業硅、年產15萬噸高純多晶硅、年產35GW單晶硅、年產10GW切片、年產10GW電池、年產10GW組件以及15GW組件輔材生產線。

            國泰君安分析師韓其成等8月23日發布的研報梳理,今年光伏組件公司隆基綠能、億晶光電和阿特斯產能擴張。

            龍頭毛利率下降 中小廠商掙扎度日 何時內卷中重生?

            韓其成指出,受供需關系影響,光伏產業鏈上游的硅料定價一路暴漲,帶來中下游電池和組件等其他原材料毛利削減,價格上浮。

            從毛利率來看,分析人士指出,組件廠商長期處于兩頭擠壓中。承擔材料漲價同時,要承受國家發電平價上網政策約束,在整個產業鏈中向來毛利偏低。上半年隆基股份以17.61%的綜合毛利率排名第一。隆基作為上游的硅片業務因延續硅料漲價,保證了隆基的整體毛利率。不過,由于缺乏硅料環節支撐,在今年上半年的硅料連續高漲的行情下,隆基上半年的綜合毛利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12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亦指出,隆基、晶科能源等并沒有因硅料漲價傷筋動骨,他們早已鎖定了硅料長單,同時調高硅片價格對沖組件部分業務的風險。東方日升、天合光能等雖毛利會因此降低,但因為可以賣系統,也有電站業務,客源相對穩定,排產并沒有太大變化。真正遭殃的是中小組件廠及下游零散電站集成商。他們不可能有能力和資金提前鎖定上游硅片,只能被動迎接沖擊。

            此外,組件行業越來越卷。8月17日,通威股份以1.942元/瓦的最低報價預計中標華潤3GW組件集采項目。公司人士回應財聯社記者表示,考慮在組件業務上做進一步論證規劃。組件企業人士表示,3GW的訂單量對頭部組件廠的影響不大。預計未來通威利用其成本優勢,迅速占領組件市場,二三線企業未來競爭壓力會增大

            韓其成指出,通威進軍組件環節,低價擴張或帶動產業鏈價格下行,標志著組件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升級,利潤有望向產業鏈下游轉移。

            中信證券分析師李想8月22日發布的研報指出,在持續上漲的高硅料價格刺激下,上半年大全能源、合盛硅業、東方希望和上機數控等硅料廠商共計發布約200萬噸的硅料擴產計劃。按照硅料產能投放進度,預計硅料價格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觸頂概率較高。硅料價格拐點出現有望帶動組件價格重新回歸下行通道提升終端光伏電站回報并有效刺激綠電運營商裝機積極性

            唐俊男認為,預計2022年底,我國多晶硅料產能將達133.80萬噸/年,尤其是三、四季度將成為主要產能投放期。2023年,硅料供應問題有望解決,從而帶來組件廠量、利彈性

            下游光伏電站初始投資組件占比37%。李想指出,作為成本端重要構成,光伏項目回報對組件價格極為敏感。模擬假設一個光伏項目,如果組件價格從1.95元/瓦回落0.2元/瓦,在其他邊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項目的權益回報將從5.9%提升至7.1%;如果組件降價回落0.4元/瓦,權益回報將進一步增加至8.5%。

            上一篇:熱點聚焦:盛天網絡:8月30日公司高管王俊芳減持公司股份合計3000股 天天簡訊:禹州集團上半年凈利潤下滑93% 毛利率暴跌至10.8%下一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