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9日晚間,福鞍股份(603315)發布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福鞍控股、李士俊、李曉鵬、李曉飛、魏福俊、魏幫合計持有的天全福鞍100%股權,交易對價為36億元。
其中,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對價29.35億元,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支付對價6.65億元。交易完成后,天全福鞍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將新增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業務。
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同時,福鞍股份還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定向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9210.79萬股,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0.65億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現金對價部分和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公告顯示,天全福鞍成立于2019年5月,主要為鋰電池負極材料廠商提供石墨化加工服務。該公司提供石墨化加工服務的主要客戶包括貝特瑞、凱金能源、杉杉股份、翔豐華、中科電氣等國內主要的負極材料廠商,并且已與貝特瑞、凱金能源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其中,凱金能源是天全福鞍2021年度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第一大客戶,銷售占比接近50%。
據介紹,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是指將人造石墨類負極材料按一定的升溫曲線進行通電加熱處理,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制備過程中的關鍵工序。目前,雖然負極材料廠商產能快速擴張,部分廠商通過自建石墨化產能以提升一體化率,但石墨化產能仍然面臨著供不應求的局面。
在產能方面,天全福鞍一期項目總投資2億元,建設2條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高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線,目前已經全面達產,實現年產值約4億元;2021年,福鞍集團繼續投資4億元,建設二期4條1萬噸鋰離子高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線,高溫提純生產線及配套附屬設施,2021年末建成投產后,年產能將實現6萬噸;三期再建設年產6萬噸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線,三期全部建成后,年產達12萬噸。
2021年,天全福鞍的產能利用率為80.27%,較2020年大幅上升,已基本實現負極材料石墨化的常態化生產。2022年第一季度,天全福鞍的產能利用率繼續攀升,達到96.23%,基本實現滿負荷生產。
財務數據顯示,天全福鞍在2020年、2021年、2022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46.47萬元、2.45億元和1.08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770.49萬元、5831.53萬元和2792.71萬元。
根據上市公司簽署的業績補償協議,福鞍控股等交易對方承諾,天全福鞍在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指扣非后歸母凈利潤數)分別不低于1.88億元,4.94億元和5.60億元,三年業績承諾期累計承諾凈利潤不低于12.42億元。
福鞍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天全福鞍將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上市公司將注入盈利能力較強、業務規模處于快速上升期的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業務。受行業供需關系以及下游負極材料產能快速擴張等因素的影響,天全福鞍當前盈利能力較強,經營業績良好。隨著天全福鞍在建產能的持續投放,經營規模以及盈利水平將得到持續提升。伴隨此次交易,公司將進一步深化在鋰電池負極材料相關領域的產業布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