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 >

            以點擴面成片推進!杭州已有26個小區完成加裝電梯全覆蓋2022-08-25 09:00:23 | 編輯:tansiya | 來源:杭州日報

            杭州加裝電梯工作已連續六年被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并被納入“共同富裕”示范區重點任務工作清單,今年又被列入現代社區建設的重點任務。眼看著越來越多老舊小區有了自己的電梯,它們不再是“羨煞旁人”的存在,有時甚至成片出現,戶戶都有,已經是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工具,“載”起居民上下樓的幸福感,“一鍵直達”美好共富新生活。

            今年,截至8月25日,杭州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新完工量805臺,已達年度目標任務的80%以上,有望提前完成年度任務,歷年累計完工量已突破4000臺。這個被全國人大列為“人大代表票決制”下為百姓辦好民生實事典型案例的民心工程,又有著怎樣的經驗之道?

            從無到有 探索杭州特色加梯模式

            城市化進程中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垂直交通問題”日益突出,早在2010年,杭州就提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設想,并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對加裝電梯進行前期調研,發現每個城市做法不同,且加裝電梯并未形成有效、可持續的做法,大多面臨著審批手續復雜、加梯周期長等問題。

            沒有經驗照搬,杭州上下求索,厘清思路,嘗試開創杭州自己的加梯道路。

            2016年,《浙江省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并實施,2017年,杭州選擇老舊小區眾多、老齡化程度高的原上城區、江干區兩個區先行試點,以試點來“破冰”,以兩個區帶動全市,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加梯好處。

            面對意見統一難、資金籌措難、行政審批難等問題,杭州住保房管局深入基層,開展多方座談會,探索出一條以“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導、各方支持”的杭州特色加梯道路。

            頂層設計方面,先后制定出臺《杭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杭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項目管理工作指南(暫行)》、《關于積極推進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民法典》有關規定,明確將原“一票否決”的申請門檻依法調整為“‘雙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參與表決、其中‘雙四分之三以上’業主同意”,降低了實施難度。

            面對“審批難”,杭州住保房管局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創新建立了由區住建局牽頭組織、多部門聯合審查的工作機制,與“最多跑一次”改革同頻共振,有效解決審批操作難問題。面對“實施難”,編印加梯指導手冊,為業主提供資金分擔比例方案、加裝流程及示意圖、項目協議書等參考。

            巧解難題

            “花式”推進民意統一

            加裝電梯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也是推動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意見統一難是加梯工作推進的第一道也是最主要的難關,如何讓“高”“低”都滿意,滿足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杭州多措并舉,在民主協商基本舉措之上,創新推出“黨建+”、加梯“幫幫團”志愿服務隊、加梯公開聽證制度等民意協調形式,以“民主促民主”。

            2021年8月,上城區湖濱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里關于未央村11號加裝電梯項目的聽證會拉開帷幕,這也是自去年1月杭州率先將聽證機制寫入《杭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政府規章以來,舉辦的全市首個加梯項目聽證會。

            由資深律師、調解員、電梯專家以及湖濱晴雨議事員等5人組成聽證團,共同參與未央村11號加梯項目調解,且聽證會申請方和被申請方業主均委托公益律師代理參與聽證,確保聽證公開、透明、公正。

            聽證會現場,支持加梯、反對加梯的業主通過近1個小時的事實舉證和現場辯論,充分發表各方意見并聽取專家建議。最終,聽證團從尊重業主合理訴求和合法權益、維護社區和諧穩定角度,就未央村11號加梯項目是否建議加梯、業主利益平衡、矛盾化解等提出書面聽證意見和建議。

            未央村11號加梯項目聽證會的順利召開,為全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民意協調和基層調解工作提供了實踐范本。自去年開展試點以來,公開聽證制度累計指導全市召開106場加梯聽證會,助推60余處難點項目通過聯合審查。

            加梯“幫幫團”則是針對群眾反映的單元牽頭組織力量不足,街道社區人手力量不夠、專業性不強等問題而組建的志愿服務隊。目前,杭州住保房管局依托90個街道共組建了121支、人數逾千人的加梯“幫幫團”志愿服務隊伍,助推加梯政策宣傳、矛盾協調。

            拱墅區大關街道“老馬加梯幫幫團”,是杭州首個由“最美加梯人”牽頭組建的“幫幫團”,為居民提供矛盾調解、政策解讀、民意征集等專業服務,助推3臺加梯項目集體開工。桐廬縣城南街道組建的加梯幫幫團,通過多次召集業主進行溝通協調,促成幾近放棄的國貿1幢1單元加梯項目重新啟動。

            另外,“最美人大代表”姚招娣所在的上城區大唐苑組建的幫幫團,在相關部門指導下已升級為 “姚招娣加裝電梯工作室”,這也是杭城首個加裝電梯工作室。她探索總結出了“九個統一”加梯工作方法,圓滿實現小區居民多年來的加梯夢,也讓大唐苑成為全市回遷安置小區加裝電梯工作的典型和樣本。

            成片推進

            杭州26個小區實現電梯全覆蓋

            近兩年,杭州的加梯工作更注重“以點擴面”、成片推進。截至目前,杭州已有26個小區完成加裝電梯全覆蓋。

            濱江區繽紛小區、白馬湖小區白鶴苑是發揮群眾自治的代表性小區。各完成65臺、31臺加裝電梯并交付,實現電梯全覆蓋。繽紛小區項目堅持居民自治,實現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著辦”。加裝電梯項目投入使用后,引導居民自主管理,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白鶴苑結合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程,由黨組織搭建議事平臺,指導居民共商共議,引導居委會、物管會和物業協同辦公,形成“黨建引領、多方共治”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基層治理模式。

            蕭山區臨浦鎮浦睦軒安置房小區在加梯項目實施過程中成立加裝電梯項目專班,克服電梯井位置地下管網復雜等不利因素,是轄區范圍內頗具表率和引領示范的“樣本”,小區24個單元已實現加梯全覆蓋。(記者尹琪慧 房軒中)

            上一篇:共計3萬余平方米!拱墅區已完成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項目90余處 蕭山:在科技賦能下創建具有綜合行政執法辨識度的“智慧力量”下一篇:

            推薦內容